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卢雪琴
江苏省华罗庚实验学校
引言: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关注焦点。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支架式教学理论逐渐应用于写作教学实践,为解决传统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提供新思路。支架式写作教学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搭建适当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跨越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间差距,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
一、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困境识别
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教师虽然认同支架式教学理念,但实际教学中仍延续传统模式,缺乏对支架式教学本质理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低迷,写作活动往往被视为完成任务而非表达需求,大部分学生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内在动力。写作内容形式化倾向明显,学生习作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表达与创新思维,教师提供支架过于刻板,限制学生创造性发挥。支架搭建缺乏针对性未能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差异调整支架难度,忽视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教学评价体系单一,过分关注写作结果而忽视过程性评价,难以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教师专业素养不足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教师缺乏支架式教学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无法有效设计与实施相关教学活动。课堂时间有限制约教学深入开展,教师难以兼顾写作全过程指导,学生写作活动往往流于表面,缺乏深入思考与实践机会。这些困境严重影响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实效性,有待探索解决路径。
二、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构建,路径探索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实用型创新人才。教师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建构知识体系,需搭建多层级写作支架包括认知支架提供写作框架与技巧指导,情感支架营造良好氛围减轻写作焦虑,操作支架给予具体步骤引导。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将写作任务融入真实生活场景,提升参与度与投入感,重视写作主题选择鼓励学生关注周边事物与社会热点拓宽思考视野。教师还应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教学空间与时间,需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关注全程表现而非仅看结果,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方式激励学生持续进步。通过这些策略路径,可形成系统完整支架式写作教学体系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热爱写作,学会观察为例,教师应当设计一堂主题为观察校园景物支架式写作课。课前教师准备观察指导卡包含观察要点、感官运用提示、细节捕捉方法等内容,作为认知支架。课堂伊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寻找校园美景活动,让学生手持观察卡漫步校园选择感兴趣景物进行观察记录,体验发现美感觉。引导学生分组分享观察所得,互相补充观察角度与内容,然后教师展示几段优秀景物描写范文引导学生分析其观察角度、描写手法与表达技巧。教师还需要提供写作框架模板,包含开头引入景物、中间细致描绘、结尾抒发感想等结构指导,学生初步成文后组织互评活动,同伴间提出修改建议。最后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完善文章。整个过程中支架逐步撤去,学生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真正实现学会观察教学目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初中语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实施,方法优化
教师对于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实施需注重方法优化以确保教学实效。实施过程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前环节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分层支架,满足不同学习需求。课中环节,要实现动态调整支架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反应,适时介入引导,教学可分为示范引导阶段(通过范文赏析建立写作框架)、合作练习阶段(小组讨论促进知识共享)、独立实践阶段(逐步撤去支架培养自主能力)。课后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反思,创设作品交流平台开展个别化指导,实现家校协同评价。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成长,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这些实施方法优化,能切实提高支架式写作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全面发展。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为例,教师应当实施一堂难忘经历主题写作课。课前,教师精心设计三类支架:初级支架提供完整记叙文结构框架与详细写作步骤指导,中级支架提供关键要素提示与部分范例,高级支架仅给予简要写作建议供不同水平学生选择使用。课堂开始教师播放一段感人短片,激发情感共鸣引出记录难忘经历话题,展示优秀记叙文范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时间顺序安排、细节描写、情感表达等要素。组织记忆拼图活动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各自难忘经历,互相提问补充细节丰富写作素材。教师巡视指导,针对不同学生调整支架难度,对基础薄弱学生提供更多具体指导,对能力较强学生给予适度挑战。学生初步成文后组织作品漂流活动,让文章在小组内流转,每位同学提出一条修改建议。教师组织优秀作品展示并引导全班共同评价。课后建立班级故事角,定期更新学生修改完善作品形成良好写作氛围。通过这种支架式教学实施,学生记叙能力与表达水平明显提升,写作兴趣也得到有效激发。
结论:通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与困境,构建系统化教学策略框架,提出实施方法优化建议,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支架式写作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多层次支架创设真实情境,实现动态调整注重过程评价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支架式教学融合路径,开发更多适合不同学生特点支架资源,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晓娜 .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议论文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5,(01):122-124.
[2] 李新根 . 初中语文议论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C]//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文教成果交流专业委员会.2024 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四). 湖北省郧西县观音镇初级中学;,2024:174-177.
[3] 韩河孝 . 初中语文议论文支架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0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