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环保理念下的城市环境污水治理分析
左思聪
天津高能时代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1 城市环境污水治理的意义
1.1 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城市污水通常蕴含大量细菌、病毒以及诸如重金属、化学污染物等有害物质。若此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便直接排入环境,将对饮用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居民接触或使用受污染的资源后,极有概率引发各类疾病,例如肠道传染病、皮肤病等。对城市环境污水加以治理,可有效去除其中的有害成分,降低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为居民营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
1.2 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城市周边的河流、湖泊等水域生态系统,在维系整体生态环境平衡方面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当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排入此类水域时,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促使藻类等水生生物过度繁衍,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进而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与此同时,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与繁殖环境造成破坏,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而实施城市环境污水治理举措,能够降低污水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3 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伴随城市的演进,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显著。城市环境污水本质上属于一种潜在的水资源,若能对其开展合理处理与净化,使其契合特定的水质标准,便能够达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经处理后的再生水可应用于城市绿化灌溉、道路冲洗、工业冷却等范畴,进而削减对新鲜水资源的开采与使用量。这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还可降低城市供水成本,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能。
2 基于生态环保理念下的城市环境污水治理的措施
2.1 加强污水源头管控
城市污水的产生源头涵盖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活动等多个领域。为切实解决污水问题,需强化源头管控措施。针对居民生活污水,需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引导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有效减少污水产生量。同时,积极推广环保型洗涤用品,切实降低污水中有害物质浓度。在新建住宅区规划建设中,须科学布局污水排放管网,确保生活污水及时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工业生产是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之一。要严格贯彻执行污水排放标准,强化企业监管,对违规排放行为依法予以惩处。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最大限度减少污水排放量。此外,可探索建设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园区污水统一处理,提升污水处理效能。针对餐饮、洗车等商业活动产生的污水,须采取专项治理措施。餐饮企业须按规定安装油水分离装置,分离处理废水中油脂;洗车场所应采用循环用水技术,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切实减少污水排放量。
2.2 优化污水收集管网系统
污水收集管网是城市污水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效果。目前,许多城市的污水收集管网存在老化、破损、管径过小等问题,导致污水收集率低、污水外溢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对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造。首先,要对现有污水管网进行全面的排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并修复老化、破损的管道。对于管径过小的管道,要根据实际污水流量进行扩容改造,确保污水能够顺利通过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其次,要加强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合理布局污水管网,确保新建区域的污水能够及时接入管网。同时,要建立健全污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管网进行清淤、疏通等维护工作,保障管网的正常运行。此外,还可以采用智能化的污水管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管网内的污水流量、水位、水质等参数,及时发现管网故障和污水泄漏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进行处理。
2.3 提高污水处理技术水平
污水处理技术是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和工艺发展,污水处理技术持续创新完善。当前主要包含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大类技术体系。为提升污水处理效能,需依据污水水质特征及处理需求,科学选用适宜的技术方案。物理处理技术涵盖沉淀、过滤、气浮等工艺,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及泥砂等颗粒物质。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混凝、消毒等工艺,重点去除有机物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依托微生物代谢作用,通过降解有机物实现净化效果,是当前污水处理领域应用最普遍的技术之一。在工程实践中,可采取多技术协同应用的综合处理模式,如“物理处理 + 生物处理 + 化学处理”工艺组合,实现污染物高效去除,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要持续强化污水处理技术研发创新,积极探索新型处理工艺,提升处理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同时要健全设施运行管理机制,保障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和处理效果持续达标。
2.4 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
污水蕴含丰富的水资源与营养物质,其有效回收利用对于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是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重点方向。污水资源化利用主要涵盖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及污泥资源化利用三大领域。中水回用通过处理达标后的污水用于城市绿化灌溉、道路清洁、工业冷却等环节,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利用通过建设专用设施,对雨水进行系统收集与处理后供应城市杂用水,有效缓解地下水开采压力;污泥资源化利用则通过规范化处理处置,将污水处理副产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建筑材料等资源化产品,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目标。为扎实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需建立健全政策标准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运营。同时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切实提升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水平。
2.5 加强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
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城市污水治理关键举措。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协同作用,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显著提升水质净化成效。在城市污水排放重点区域科学规划人工湿地,能够实现污水深度处理目标。人工湿地建设需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及水质参数,科学选配湿地植物与微生物种类,确保生态修复功能有效发挥。同步推进城市河道、湖泊等水体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清除河道淤泥、恢复水生植被、投放生态浮游生物等系统性措施,切实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同时要强化水体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管控人为活动对水体的负面影响。
3 结语
基于生态环保理念的城市环境污水治理属于一项复杂且关键的系统工程。通过强化源头管控、优化管网构建、提升处理工艺、推进资源化运用以及实施生态修复等多举措并行,可显著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这些举措的有效落地,不仅依赖于政府部门的科学规划与严格监管,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协同努力。未来,伴随科技的进步与环保意识的提升,城市污水治理将朝着更高效、智能且可持续的方向演进,为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渊琴 . 生态环保理念下的城市环境污水治理措施研究 [J].清洗世界,2025,41(08):155-157.
[2] 刘矿洲 . 生态环保下城市环境工程污水治理策略分析 [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5,38(0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