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认知研究
胡庆煊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德平镇郭湾学区小学 山东德州 25151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自主学习能力被视为 21 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受限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家庭学习支持薄弱等因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具挑战性。数学青岛版、语文统编版、英语外研版教材作为农村小学的主流教材,其内容设计、编排逻辑与教学方法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本文从认知理论视角出发,结合三版教材特点,探讨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认知机制与提升路径。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认知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认知定义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在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主动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并评价学习结果的能力。从认知心理学视角看,自主学习涉及元认知策略(如计划、监控、调节)、动机驱动(如内在兴趣、成就动机)与行为控制(如时间管理、任务坚持)的协同作用。
(二)认知理论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解释
认知理论从不同视角阐释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机制。建构主义理论主张知识是学习者主动探索与情境互动的产物,强调教材需设计真实问题情境,如数学青岛版通过“校园绿化面积计算”等生活化任务,推动学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实践操作,在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体系。社会文化理论视学习为社会互动的结果,语文统编版教材借助“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创设协作环境,促进知识共享与思维碰撞。自我决定理论则认为内在动机是自主学习的核心,英语外研版教材通过单词闯关、情景对话等游戏化设计激发兴趣,增强学习投入,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二、三版教材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分析
(一)数学青岛版: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认知支架
数学青岛版教材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搭建认知支架,采用“情境导入—问题探究—模型构建—应用拓展”的编排逻辑。以五年级下册“圆形的特性”单元为例,教材从“交通工具轮子为何为圆形”这一贴近农村学生生活的问题切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自主探寻圆的性质,有效培养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 [ ]。该教材优势显著:情境真实性高,契合农村学生生活实际,能降低认知难度;借助“导学提纲”让思维过程可视化,推动元认知发展;设置开放性任务,激励学生多角度剖析问题,助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二)语文统编版:以语言实践为核心的认知网络
语文统编版教材围绕语言实践搭建起严密的认知网络,采用“阅读—表达—综合实践”的模块化设计。以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例,要求学生提前观察生活记录素材,课堂上经小组分享、教师点评完善写作思路[2]。此教材特色鲜明, 预习前置化,借助“素材包”“问题清单”引导学生自主收集信息,锻炼信息整合能力;评价多元化,引入同伴互评与自我反思机制,助力学生实现认知监控与调节;文化浸润,通过“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等栏目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英语外研版:以交际互动为驱动的认知循环
英语外研版教材以“功能—结构—任务”为编排主线,将语言学习置于真实交际情境中,形成以交际互动为驱动的认知循环。以四年级下册“Shopping”单元为例,教材通过模拟超市场景的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自主设计购物对话并解决价格计算等实际问题。其设计独具匠心:任务层次分明,从机械模仿对话到创造性运用语言,逐步提升认知复杂度;反馈机制高效,借助课堂展示与教师点评,助力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3]。技术深度融合,配套APP 提供语音评测、动画演示等功能,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空间,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协同发展。
三、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认知障碍与对策
(一)认知障碍分析
农村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面临多重认知障碍。元认知方面,普遍缺乏学习计划制定与过程监控能力,常陷入“假性努力”困境,看似忙碌却效率低下。动机层面,受家庭经济条件与父母教育水平制约,学习行为多由外在动机(如考试压力)驱动,内在兴趣与自主性不足。资源获取上,教材配套资源短缺、数字化学习工具缺失,进一步限制了学习深度与广度,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对策建议
针对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可从三方面采取对策。教材优化上,增设“元认知训练”模块,像青岛版数学可设计“学习计划表”“错题反思本”培养学生规划与反思能力;强化跨学科整合,如语文统编版结合科学课布置“自然观察日记”任务;开发分层资源包,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需求。教学策略创新方面,实施“翻转课堂”,借助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集中解决问题;引入“游戏化学习”,如英语外研版采用积分奖励、排行榜激发竞争意识;开展“项目式学习”,如数学青岛版组织“校园测量大赛”,提升团队协作与实际应用能力。家校协同机制上,举办家长工作坊,普及自主学习理念与方法;建立“家庭学习角”,提供安静学习空间与基础工具;利用社交平台定期反馈学习进展,增强家长参与度,形成教育合力。
四、结论
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教材、教学与家庭环境的协同作用。数学青岛版、语文统编版、英语外研版教材通过情境化设计、语言实践与交际互动,为自主学习提供了认知支架,但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套与策略指导。未来研究可结合脑科学、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个性化自主学习路径,为农村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提供更科学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孟国娟 . 农村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J]. 知识文库 , 2019, (20): 92.
[2] 蒲英材 . 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J]. 品位经典 , 2019, (01): 110-111.
[3] 沈萍 . 农村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J]. 英语画刊( 高级版 ), 2018, (17): 59.
作者简介
胡庆煊(1978.12-)男,汉族,山东临邑县,本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