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育心理学对青少年网球训练的影响

作者

陈伟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引言

网球运动集竞技性、技巧性与对抗性于一体,比赛结果不仅取决于运动员的体能与技战术水平,更受心理状态的直接影响。青少年处于心智发育的黄金时期,其情绪调节、注意力控制与抗压能力尚未成熟,在训练与比赛中易出现焦虑、注意力分散、畏难等问题,制约技战术提升与竞技潜力发挥。

体育心理学作为研究体育运动中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为解决青少年网球训练中的心理问题提供了科学工具。将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融入训练实践,不仅能助力运动员突破心理障碍,更能构建“体能-技术 - 心理”三位一体的训练体系,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心理学在青少年网球训练中的核心价值

(一)奠定技战术提升的心理基础

运动技术的形成与精进本质上是心理活动支配下的动作自动化过程,空间判断、反应速度、注意力稳定性等心理因素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与精准度。体育心理学通过系统训练,可增强青少年运动员对动作细节的感知力与把控力,帮助其在复杂训练环境中保持动作一致性,为技战术升级提供心理支撑。

(二)强化竞技场景的适应能力

网球比赛中的压力源具有多样性,包括比分波动、环境干扰、对手战术变化等。体育心理学训练能帮助青少年建立科学的压力认知,通过逐步暴露法等手段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使其在高压场景下仍能保持战术执行力。研究表明,接受系统心理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比赛中技战术发挥稳定性提升 40% 以上。

(三)促进身心协同的全面发展

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存在双向促进效应,体育心理学指导下的训练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分泌,增强青少年的抗挫能力与自信心,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又能提升体能训练的效率与持续性。同时,心理训练中培养的专注力、坚韧品质等可迁移至日常生活,实现运动能力与人格素养的协同发展。

三、体育心理学对青少年网球训练的具体影响路径

(一)认知层面:重构训练与比赛认知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多源于认知偏差,如将失败等同于能力否定、过度关注他人评价等。借助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认知重构技术,可帮助运动员建立科学的成败观,将训练中的失误视为改进契机,将比赛中的紧张解读为竞技状态的激活信号,从而以积极心态投入训练。

(二)情绪层面: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波动是影响青少年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体育心理学提供了多元的情绪调节工具,如“ *478 呼吸法”通过4 秒吸气、7 秒屏息、8 秒呼气的节奏控制,可快速缓解紧张情绪;而自我暗示法则能通过积极心理暗示强化情绪稳定性,帮助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中保持平和心态。

(三)意志层面:塑造专项心理品质

网球运动所需的坚韧、专注、决策力等品质需通过针对性心理训练培育。通过每日主题演讲、训练日记撰写等思维训练,可提升运动员的战术思维与决策速度;而模拟比赛中的逆境设置,能强化其抗挫折能力,使其在训练低谷期仍能保持训练动力。

四、体育心理学在青少年网球训练中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个性化训练体系

依据青少年技术水平差异化设置心理训练占比:省级以下水平学员占比 30% ,省级水平学员占比 40%-50% ,国家级水平学员占比提升至 60%-70% 。同时结合家庭背景与个性特点,采用“兴趣- 解惑- 激励-批评”四位一体模式,实现心理训练的精准适配。

(二)融合多元心理训练方法

整合目标引导法、意念训练法、模拟训练法等多种手段,形成全方位训练矩阵。日常训练中通过固定热身流程等仪式化行为建立安全感,赛前采用冥想放松技术稳定生理状态,赛后借助认知复盘强化心理体验。

(三)建立多维协同支持机制

构建“教练 - 心理指导 - 家庭”协同体系:教练负责将心理训练融入技术教学,心理指导提供专业干预方案,家庭通过正向反馈减少运动员心理负担。定期组织排位赛与积分赛,以实战检验心理训练成效并动态调整训练方案。

五、结论

体育心理学通过认知重构、情绪调节、意志塑造等路径,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网球训练的质量与成效,既是提升技战术水平的“催化剂”,也是塑造专项心理品质的“孵化器”。在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网球训练应打破“重技术轻心理”的传统模式,将体育心理学全面融入训练体系,通过个性化、系统化的心理训练,培养兼具技术实力与心理韧性的复合型网球人才。

参考文献:

[1] 龙平. 分析心理训练在青少年网球教学中的运用[J]. 当代体育科技 , 2017, 7(27):55-56.

[2] 佚名 . 革新网球教育,从心理素质塑造未来冠军 [EB/OL].https://td.fyun.cc/detail/94d68028dca0ef1285a1950ae16df3005ddd9baf.html, 2024-06-07.

[3]佚名. 关于网球教学中心理因素训练的重要性和应用研究[EB/OL]. https://m.doc.wendoc.com/b26ffe8565804ebfa6fa8cb1e5b8413879f007abc.html, 2023-10-19.

[4] 佚名 . 青少年球员多参加网球比赛就可以克服紧张吗 ?[EB/OL]. https://view.inews.qq.com/k/20241220A0205E00, 2024-12-20.

[5] 佚名 . 网球运动应具备的十大品质 [EB/OL]. https://www.iesdouyin.com/share/video/7490354371377564985/, 2025-04-07.

作者简介:

陈伟(1998—),男,汉族,安徽省六安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球训练教学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