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案例构建与实践
吴永奇
合肥市庐阳区教育体育局
引言
本文围绕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案例的构建及实践展开探讨,借助构建多维目标体系、运用情境教学法与智能运动设备,以及设计连贯有序的教学流程,实现了学、练、赛、评四个环节的紧密融合。实践成果说明,学生在篮球技能、体能、团队协作以及情感方面均有提升,并且指出了实践里存在的问题,还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有利于不断完善小学篮球教学模式。
一、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构建策略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
小学篮球教学目标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构建多维目标体系,在知识与技能维度方面,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篮球基础技能,其中包括运球、传球以及投篮等动作要领,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并且解决篮球运动问题的能力,借助学习与练习来提升协调性、灵敏性等运动素质。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强调塑造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抗挫折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要依据目标,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复杂的篮球技术拆解成阶梯式模块,同时融入篮球文化知识,以此让学生全面了解篮球运动,为一体化教学奠定方向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及手段是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关键途径,在方法的挑选方面,选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出生动的篮球运动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合作学习法,借助小组协作来完成任务,培养团队意识与沟通能力,结合剖析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并且解决篮球运动当中的问题。在教学手段方面,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篮球技术动作的细节以及经典赛事案例,提高直观的感受,借助智能运动设备,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为精准教学和评价提供依据,多种方法与手段共同发挥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三)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流程
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流程应当构建起连贯且有序的教学环节,其中“学”作为基础部分,教师会系统地讲解篮球知识以及技能,让学生初步掌握动作规范,而“练”是起到巩固的作用,借助多样化的练习来强化技能,形成肌肉记忆。“赛”属于应用层面,借助比赛的形式来检验学习成果,以此培养实战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评”则作为反馈,从技能表现、团队协作、进步幅度等多个维度展开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这四个环节紧密相连且循环递进。学为练提供了知识储备,练为赛奠定了技能基础,赛为评提供了事实依据,评反过来促进教学,优化后续的学练赛环节。
二、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案例实践与分析
(一)实践背景与对象选择
随着“体教融合”理念不断深入,小学篮球教学急需摆脱传统单一训练模式的束缚,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顺势出现,其实践背景是依据当前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部分学生存在体能欠佳、团队协作能力不强等状况,而传统篮球教学缺少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对象挑选方面,选定某小学三至五年级总计120 名学生作为实验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运动技能有较强的可塑性,并且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篮球训练,有利于对比分析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为后续实践提供清晰的观察样本以及数据基础[1]。
(二)实践过程描述
实践过程依照学练赛评一体化流程有序开展,在“学”阶段,教师按照教学目标,采用分解教学法,把篮球技术动作分解成简单步骤,再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练”阶段,借助分层练习以及小组合作练习的方式,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难度梯度,基础组安排原地运球练习,进阶组进行行进间运球绕桩训练。“赛”阶段,组织班级联赛和趣味篮球挑战赛,设定不同赛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评”阶段,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教师依据智能设备采集的数据来评价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反思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有序推动教学进程 [2]。
(三)教学效果分析
历经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成效颇为可观,在技能掌握这一方面,实验组学生的运球、传球以及投篮等基础技能达标率相较于传统教学对照组提升 40% ,在体能测试中,学生的耐力、灵敏性等指标平均提高了20% ,团队协作能力得以较大提高,在比赛中主动配合以及战术执行的次数有所增多。在情感层面,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有了明显提升,抗挫折能力提高,在失败后可主动去总结经验,而且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参与度和有效性有了大幅提高,这反映出学生自我认知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验证了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3]。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在实践进程当中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有一部分教师对于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的理解程度不够,在环节衔接这方面存在着较为生硬的过渡状况。智能运动设备的数量并不充足,以至于很难实现对全体学生运动数据的实时监测,评价体系尽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然而部分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精准度欠佳。针对这些情况,提议强化教师专项培训,加深对一体化模式的理解以及应用,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力度,补充智能设备以及教学素材,对评价指标给予优化,借助专家论证以及实践检验,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持续不断地完善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结语:
历经一个学期的实践,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收获了一定成效,不过实践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教师对一体化模式理解欠缺、智能设备数量不足以及评价体系量化标准不够精确等。针对这些状况,本文给出了强化教师培训、增加教学资源投入以及优化评价指标等建议。未来需要持续探索并完善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博 . 体教融合背景下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J]. 健与美 , 2025, (04): 121-123.
[2] 陈小珍 . 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以“小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为例 [J]. 名师在线( 中英文 ), 2025, 11 (07): 88-89.
[3] 孙跃银 . 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J]. 体育视野 , 2024, (19): 146-148.
基金项目:本文系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 2022 年度立项课题《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YJY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