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马思霞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月城学校6150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正经历着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大支柱,传统上往往被割裂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深度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通过整合性学习活动促进高阶思维发展。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

一、深度学习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深度学习是一种以理解为基础、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式。它区别于传统的浅层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本身,更要理解知识背后的原理和联系,并能够将所学灵活应用于新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深度学习表现为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深度学习恰好为这些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在写作中实现创造性表达,最终达成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研究表明,采用深度学习方法的语文课堂,学生在文本理解深度、写作质量和思维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二、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理论框架

为了构建一个将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深度学习框架,我们必须深入考虑三个核心要素:认知过程的连续性、学习活动的整合性以及教学评价的发展性。这个框架的核心理念在于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视它们为相互促进、相互增强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这一框架的指导下,教师应当精心设计一系列紧密相连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在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在教学朱自自清的《背影》时,当讲到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我们不仅要抓动作的细节刻画对人物性格的作用,更多的应去挖掘如何让学生也学会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先让学生背诵这段文字,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感人至深的效果,通过深入讨论,学生就更容易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最后用细节描写方法仿写一段话:写自己熟悉的一个背影。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阅读和写作有效融合起来。。

融合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当遵循一个基本的路径,即“输入—加工—输出”。在输入阶段,学生通过深度阅读来积累语言材料和思维素材,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进入加工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进行深入的解构和分析,从而提炼出文本的深层含义。到了输出阶段,学生则需要将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和理解转化为创造性写作的成果。这种模式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界限,使二者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实施这一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必要的思维支架以及促进学生的反思和知识迁移,以确保深度学习能够真正地在学生身上发生。

三、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融合教学策略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应当致力于制定出具有整合性的目标,将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叙事文阅读教学为例,可以设定一个整合性的教学目标,比如“通过深入分析文本中的叙事特点,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叙事文”。这样的目标设定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记忆和理解文本内容,还要求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分析中,并最终达到评价和创造的层次,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突破传统单篇教学的框架限制,采用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组织一系列相关文本的群文阅读,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些文本,帮助学生构建起对特定文体的认识框架和写作模型。例如,在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挑选来自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风格的亲情相关文本,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在深入理解这些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亲情故事。这种以主题为中心的内容组织方式,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还能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丰富多样的参考范例。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推荐采用一种名为“读—思—写—评”的循环模式。这种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通过引导性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建构知识和意义的能力;其次,通过对话式讨论,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从而促进他们的深度思考和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接下来,通过模仿性写作,让学生从经典文本中学习和掌握表达技巧;最后,通过反思性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互评,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元认知能力。举个例子,在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典范的议论文文本,让他们分析这些文本的论证结构和逻辑推理过程,然后让学生模仿这些文本的写作技巧进行练习,最后通过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并完善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应当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这意味着评价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作文评分,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写作档案袋、阅读反思日志等,来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评价标准应当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成果,也要重视他们的阅读深度和思维过程。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多维的评价指标,如“文本解读深度”、“观点的新颖性”、“表达的准确性”等,通过这些指标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写作和阅读方面的优点和不足,还能够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四、结论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构建理论框架、设计教学模式和实施具体策略,能够显著改善传统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割裂的状况。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文体、不同学段的融合教学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在融合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调整策略,持续优化教学过程,最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啸 . 初中语文阅读作业的能力层级研究 [D]. 浙江师范大学 ,2023.DOI:10.27464/d.cnki.gzsfu.2023.001614.

[2] 胡进.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教学势在必行[J]. 人民教育 ,2022,(05):79.

[3] 朱晓艳 .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 科学咨询 ( 科技·管理 ),2020,(4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