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提升策略

作者

闫燃

联熹水务(武汉)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营运资金作为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总和,是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其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往往局限于企业内部,侧重于对单个资产或负债项目的管理,忽视了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而价值链理论强调企业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活动组成的链条,通过优化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从价值链视角研究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企业突破传统管理的局限,拓展管理视野,提升营运资金的整体运作效率。

二、价值链与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链理论概述

价值链理论由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价值活动组成的,这些活动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和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企业价值链上的每一项活动都会对企业的价值创造产生影响,通过优化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降低活动成本,提高活动质量,能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概述

营运资金管理是指企业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其目标是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满足日常经营活动的需要,同时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和收益最大化。营运资金管理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等方面。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增强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三)价值链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在联系

价值链与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营运资金贯穿于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在采购环节,企业需要支付货款形成应付账款,同时占用一定的资金用于存货的储备;在生产环节,企业需要投入资金用于原材料的加工和产品的制造,形成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在销售环节,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收回货款,形成应收账款。因此,营运资金的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运作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优化价值链能够提升营运资金管理效率。通过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可以降低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从而提高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链各环节协同不足

在企业价值链中,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往往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导致价值链各环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例如,采购部门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可能会大量采购原材料,导致存货积压,占用大量资金;生产部门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可能会盲目生产,而不考虑市场需求,导致产品滞销,应收账款增加。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目标和协调机制,使得营运资金在价值链各环节的分配和使用不合理,降低了管理效率。

(二)信息共享不畅

信息是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运营中,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存在诸多障碍。一方面,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不完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导致管理层无法及时掌握营运资金的实时动态,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企业无法及时了解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客户的需求变化,增加了营运资金管理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三)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财务指标的考核,如利润、销售额等,而对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考核指标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这种单一的绩效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反映企业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效果,容易导致各部门只注重短期财务业绩,而忽视了营运资金的整体优化和协同管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各部门和员工对提升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四、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提升策略

(一)优化价值链环节,加强协同管理

企业应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跨部门的协同管理机制,加强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例如,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部门的需求计划和销售部门的市场预测,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过度采购和存货积压;生产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销售部门应及时将市场需求信息反馈给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以便及时调整生产和采购计划。通过加强价值链各环节的协同管理,实现营运资金在价值链上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二)加强信息沟通,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企业应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建立完善的内部信息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和传递。同时,企业应积极与上下游供应商、客户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及时获取供应商的供货信息、客户的需求信息和市场动态信息。例如,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建立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系统,实现库存信息的共享和协同管理;与客户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和订单执行情况。通过加强信息沟通,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

(三)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激励机制

企业应建立一套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如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客户满意度等,全面评价企业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效果。同时,企业应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和员工的薪酬、晋升等挂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各部门和员工提升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对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表现优秀的部门和员工给予奖励,对未达到绩效目标的进行惩罚和改进指导。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出发,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价值链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在联系,指出当前企业在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价值链各环节协同不足、信息共享不畅、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价值链环节、加强信息沟通、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强化供应链金融应用等提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具体策略。研究表明,从价值链视角进行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能够突破传统管理的局限,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特点和差异,提出更具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梅 .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J]. 现代商业 , 2025, (12): 49-52.

[2] 陈艳 , 鞠成晓 .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 [J]. 现代商贸工业 , 2025, (05): 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