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杜欣媛
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 475001
1992 年1 月18 日至2 月21 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长沙、深圳、珠海、广州、上海等地,在途中他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这些讲话统称为“南方谈话”,收录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南方谈话”的背景
1. 国际形势
国际政治局势动荡,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相继发生,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社会主义陷入低谷。因为苏东国家的剧烈变化,使持续多年的冷战结束,整个世界呈现一强多极化的趋势发展,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策上的渗透,试图将资本主义思想灌输到社会主义国家,这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构成了严峻挑战。
2. 国内背景
1988 年的价格闯关失败,是 80 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1988 年8 月19 日,公布了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的一些内容,但是给通货膨胀的市场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使全国各地出现了商品抢购、挤兑银行存款的风潮,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1989 年的政治动乱,在社会上引起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这场风波不仅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社会秩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也使党内的一些的干部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前途呈现出不自信和怀疑的状态,给中国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3. 理论背景
1978 年9 月,邓小平应邀对朝鲜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访问,回国后,到东北三省,河北唐山和天津进行视察,在这一路上,他发表了一系列讲话,提出了许多带有突破性的观点。被称为“北方谈话”,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虽然两次谈话的的背景截然不同。但是邓小平的“北方谈话”和“南方谈话”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这一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阶段性成果。“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葫芽时期的成果,而“南方谈话”则是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时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2 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坚定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革命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原有的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要努力摆脱原有的经济体制的束缚,积极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构建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的走十一届三种全会提出的政策、方针和路线。”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
要放开胆子,大胆搞改革,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上敢闯敢试,发展市场经济。改革的胆子再大一些,要敢于去拼去闯。如果看准了就要勇敢去实践,如果没有冒险精神,那么是干不了什么大事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主要是因为有些人怕冒险,害怕失败,怕走资本主义路子,要害在于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那么就要判断标准就是要看,事情是否有助于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否有助于带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否可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针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提出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并不是等同的 ; 资本主义也会存在计划经济 ; 同样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也并不是完全等同的。
发展才是最为核心的任务,要把握机遇,力争隔几年上一台阶。要善于把握机遇,不断发展经济。如果条件比较好,那么就要加快发展步伐,注重经济效益和质量,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国经济发展要做到协调稳定,争取过几年就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要稳扎稳打,实事求是,发展经济才是为主要的任务,如果分析不当,会造成误解,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想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那么就要依赖科学技术和教育人才。
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 强调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要靠法制;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经济特区的建设花了十几年才有如今的成果,要注意防范资产阶级自由化,珍惜成果。我们的搞社会主义才十几年,处于初级阶段,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人。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使干部队伍年轻化,也就是党内部的问题。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形式主义太多,提倡重复的话可以讲,但要精简,要腾出来时间多办实事,多做少说。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它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邓小平同志认为,世界上信任马克思主义的人会越来越多的,在面对世界上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中国坚定的维护世界的和平。中国用一百年时间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但是中国肩上的责任的很重,仍然需要努力奋斗。
3 南方谈话的意义
1.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对于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正确解答了当时困住人们思想的难题,解放了思想,重新扶正改革开放这艘大船的航向,也是对时代答卷的科学的回答。
2. 推进改革开放纵深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多次强调,针对具体地方的发展也给出了相应的指示,对于推进对内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作出重要贡献。
对内坚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其核心目标,而这个目标在十四大被正式提出。对外开放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主要指出深圳和上海浦东要发挥带头作用,在“南方谈话”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不断提升,在“引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3. 极大地解放了禁锢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大胆推进改革开放,也提出了防“左”反“右”,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起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就是“左”。动乱的东西就是“右”。针对人们对于改革开放的怀疑和对社会主义的动摇,给以明确的解释,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8.
作者简介:杜欣媛(2001-),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