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讨
和永珍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镇中学674300
信息技术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分析其学习能力和认知优势,优化核心素养教育。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有效提升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力和应用能力,从而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从学生个体出发,设计和优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重构
(一)从技术操作到信息意识的培养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导向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认知层面出发,从学习软件这种工具性技能出发,提升辨别信息价值能力。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数据与编码”相关知识内容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不同来源的数据图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差异,引导学生关注数据呈现的权威性,系统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真实性,实效性,完整性的判断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信息应用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时代核心素养关键要素,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内容,优化教学实施方案。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方式,深入理解计算思维本质,突破传统知识记忆的局限,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内容的核心素养。
二、聚焦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落实项目式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项目式教学理念落实,教师需先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通过设计相关项目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自身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项目中,要求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根据信息课程相关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分工,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关于“智能设计”相关学习项目时,需要先带领学生了解项目背景,同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对智能技术和相关设备深度了解,小组成员相互配合,探究教学方案可行性,同时在合作中相互沟通,结合不断尝试和调整,培养学生创新和合作意识,同时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通过翻转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作为创新教学方式,特别适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育理念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数字资源,完成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组织其开展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针对性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同时落实个性化教育理念。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设备基础操作”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灵活调整学习节奏,理解重点和难点知识内容,培养学生自学意识。教师通过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和创新能力,落实针对性反馈意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总结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通过游戏化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材知识内容和游戏元素有效结合,降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师设计和教材知识内容密切相关的游戏,同时构建奖励系统,通过正向激励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教学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例如,教师落实课堂游戏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教学措施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举办信息知识竞赛,让学生以抢答等方式,完成正向对抗,提高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增加学生学习乐趣,同时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情况,从而保障游戏化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结束语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师需突破“教材内容本位”的教学限制,通过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从情境教学,数字工具出发,落实跨学科教育理念,实现从教技术,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变,实现教育内容之间的深度结合,为学生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教学内容多样化,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唐玉红.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 , 2024(25):65-68.
[2] 杨淼.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C]//“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十三辑.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