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现实挑战与路径优化研究
李惠名 王超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115009
引言
当下新媒体已经深入地融入到了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短视频以及社交平台等成为了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互动交流的主要渠道,这给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也给予了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新挑战,境外的敌对势力借助新媒体来散布错误的思潮,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信息的冲击,传统的党员发展模式与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脱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的新生力量以及未来骨干,在新媒体广泛渗透进青年生活的当下,提升他们的发展质量有着三重关键价值。从党的建设方面来看,新媒体已然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战场,高质量的学生党员可运用青年的话语来传播党的声音,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蚀,稳固党的青年根基,防止出现“培养断层”的风险,为党的事业传承注入可靠的力量。从高校育人角度而言,优质的学生党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榜样”,他们在新媒体平台上所呈现出的责任担当,比如抗疫志愿服务的分享、理论学习感悟的传播,可带动更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1]。从学生成长角度来讲,高质量党员发展过程可借助新媒体来优化培养路径,帮助学生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政治素养与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成为社会建设者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现实挑战
(一)信息繁杂干扰入党动机
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有着即时性以及碎片化的特性,各种各样的思潮在这个平台上相互交织、产生碰撞。有一些商业平台,为了获取流量而推送功利化的内容,像“入党只为考公加分”“党员身份是求职跳板”这类错误的观点,使得学生对于党的理想信念认同有所弱化,境外的敌对势力借助短视频、社交群组来散布歪曲党史、抹黑党的形象的信息,误导涉世未深的学生。部分入党积极分子曾经受到“入党影响个人发展”等错误言论的干扰,出现动机动摇的情况。
(二)传统培养模式不适应
当下高校党员培养主要还是依靠“线下党课 + 纸质材料”这种传统模式,这与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习惯不相适应。一方面,党课大多采用“教师讲授 + 学生听讲”的单向灌输方式,缺乏互动性,很难吸引习惯短视频、直播等沉浸式学习的学生,有一所高校党课出勤率虽说较高,但是课堂专注度却非常低。另一方面,培养过程里的材料审核、思想汇报依旧依赖人工整理,效率不高,无法实时追踪学生动态。比如,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表现大多是借助期末总结来体现,很难及时发觉思想偏差,致使培养针对性不够,对党员发展质量产生影响[2]。
(三)党建工作者新媒体素养欠缺
高校党建工作者大多是辅导员或者行政人员,其中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新媒体技能培训,存在着“会使用但不够精通”的状况。一方面,部分工作者对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不太熟悉,所制作的党建内容,像理论解读文章、红色故事视频等,形式较为单一,语言也比较生硬,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程度较低。另一方面,缺乏新媒体舆情应对能力,当面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错误言论时,无法迅速借助短视频辟谣、直播答疑等方式来引导舆论,只能依靠传统的谈心谈话方式,错失了舆情处置的最佳时机,对党员发展的思想环境产生了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升的优化策略
(一)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引导
关注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痛点问题,打造“正能量新媒体矩阵”。
在短视频平台推出“微党课”系列,借助动画形式解读党章,利用情景剧来还原党史故事,例如《党史中的青年力量》短视频,使得理论学习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线上社群”,定期推送优秀党员事迹以及政策解读文章,设置“理想信念打卡”和“思想困惑答疑”板块,并安排党员教师进行实时互动。针对错误思潮,制作“辟谣漫画”以及“事实核查短视频”,精准推送给受到干扰的学生群体,例如针对“入党功利论”推出的科普视频,有效纠正动摇学生的入党动机,强化了理想信念的根基。
(二)创新党员培养教育模式
构建融合线上与线下的培养体系,使其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相适配。在线上开发党员培养小程序,设置理论学习闯关以及实践活动打卡等功能,学生可借助观看直播党课、完成线上测试来积累学分,系统会自动生成学习报告。在线下结合新媒体成果开展活动,比如组织红色 Vlog 大赛,让学生用镜头记录身边党员故事,或者开展直播助农实践,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同时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课前让学生借助新媒体平台预习党课内容,课上围绕线上话题展开讨论。
(三)提升党建工作者新媒体能力
构建一种能力提升机制,该机制包含培训、实践以及考核三个方面,定期举办新媒体技能培训活动,邀请专业的讲师来讲解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以及舆情分析等相关内容,开展“师徒结对”实践活动,安排经验丰富的工作者带领新手参与党建新媒体项目,搭建实践平台,要求每一位党建工作者负责一个新媒体账号,定期发布如“党员教师访谈”“入党流程科普”等原创内容,并且把账号的运营效果纳入考核范围。针对舆情应对方面,制定“新媒体舆情处置预案”,开展模拟演练,以此提升工作者快速响应以及精准引导的能力。
结语:
新媒体环境给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给予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要提升其发展质量需要从思想引导、培养模式、工作者能力等多个维度去努力。文中所提出的优化策略,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又基于高校党建实际情况,可有效地解决当前党员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难题。未来需要持续留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思想的变化,动态地调整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党员发展机制,凭借更高质量的学生党员队伍,为党的建设以及国家发展注入持续的青年力量。
参考文献:
[1] 申璐 .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研究[J]. 现代青年 , 2025, (08): 40- 42.
[2] 赵萌.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J]. 时代报告 , 2025, (05): 15- 17.
课题名称: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24DJKT - Y 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