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闽西红色文资源化融入小学教学路径探析
陈珍
龙岩市中街小学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闽西地区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闽西红色文资源化融入小学教学的意义
(一)厚植爱国情怀,筑牢精神根基
闽西红色文化资源是先辈们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将其融入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意义重大。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以闽西红军物资调配为背景,如计算红军部队在不同驻地间分配粮食的数量,能让学生了解革命时期的艰难。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真切体会到革命先辈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激发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感,将爱国情怀深深扎根于心,为成为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精神基础。
(二)培养坚韧品质,助力学习成长
闽西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面对数学难题时,很多学生容易放弃。此时引入闽西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斗争、克服重重困难的事迹,如松毛岭战役中红军战士面对强敌毫不退缩。通过这些故事,激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轻易言败,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品质,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挑战,实现自我成长。
(三)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
将闽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红色历史,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接触到与闽西红色文化相关的数学问题时,会意识到家乡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如此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这种认知会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在他们心中种下传承红色基因的种子,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闽西红色文资源化融入小学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红色课堂主阵地融合
闽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课程思政教学,应以红色课堂为主阵地。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巧妙设计情境教学,将红色文化融入数学知识讲解中。例如,老师在教授《植树问题》时,通过“古田会议旧址插军旗”“参观龙池书院排队”等具体情境,将解决“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生活化。学生置身于这些红色文化情境中,化身红军小战士,重走红军路,通过“形成猜测——化繁为简——合作沟通——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过程,体会两端都栽的规律。
(二)校园环境建设融合
将闽西红色文化资源深度融入校园环境建设,是营造浓厚红色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的有效途径,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也能从中汲取灵感,让红色文化与数学知识相得益彰。学校可在校园内精心打造“红色数学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闽西革命历史中与数学相关的元素。比如,在展示古田会议相关内容时,旁边配上用数学方式呈现的信息:当时参会代表有 120 多人,若将这些代表平均分成 6 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有多少人?通过这样结合历史情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了解革命历史的同时,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问题。在校园的走廊、教室等显眼位置,张贴闽西革命历程中与数学有关的图片,并附上详细的问题介绍。像展示红军在闽西行军时分配粮食的场景,图片旁写着:“红军队伍有 80 人,要将 320 千克粮食平均分配,每人能分到多少千克粮食?”让学生随时都能看到这些充满红色历史韵味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探索红色历史的兴趣。
(三)德育活动建设融合
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并将闽西红色文化资源巧妙融入其中,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红色精神。某小学在寒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增设“闽西红色文化”板块,这一举措值得借鉴。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参观闽西革命纪念馆、古田会议会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并要求他们制作参观攻略、收集相关资料、规划行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还对闽西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结合闽西红色文化中的统计数据设计应用题,如让学生计算红军某次战役中各部队的人数比例、物资分配的数量等。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了解到闽西革命历史的相关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明白数学在历史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跨学科融合教学
将闽西红色文化资源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跨学科融合,能够拓宽教学视野,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例如,在数学课上讲解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闽西革命时期的人口统计、物资分配等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了解革命时期的艰难环境和红军战士的艰苦奋斗。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闽西红色歌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数学计算了解歌谣的创作背景(如红军战士的数量、行军路线等),然后再通过音乐课学唱相关的红色歌曲,如《对面桐子》《丰收谣》等,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
结语:
闽西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与顽强的奋斗意志。将其融入小学课程思政教学,是顺应时代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校园环境建设融合、德育活动建设融合等多种策略,让闽西红色文化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走进小学课堂与生活。学生在充满红色氛围的校园中,在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里,在学科教学的潜移默化中,不断汲取红色文化的养分。
参考文献:
[1] 蒋敏杰 .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转型与实践理路 [J]. 教学与管理 ,2025,(14):58-61.
[2] 陈春梅 , 王圣玮 . 基于数学思维的小学地方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究——以泉州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例[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41(11):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