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科学活动实践
谢倩
镇江市丹徒区恒大绿洲幼儿园新城分园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界影响深远。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幼儿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灵活运用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科学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为载体,以生活为方法,将教育融入到生活中。生活教育的实施过程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养分,通过实际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活动,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和科学,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将生活教育理论灵活运用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
(一)以生活为基础,将科学教育与幼儿园生活相结合
幼儿园生活是幼儿最为熟悉的环境,将科学教育与幼儿园生活相结合,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和科学。
1.开设种植园、班级种植角。
在种植园中,设置观察台和放大镜等,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特征。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条件。
在班级中创设种植角,在3月或者9月时节,进行分组种植活动,引导幼儿亲手种植种子或者小苗,并负责照顾和浇水以及定期观察记录。通过实际操作,幼儿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种植方法和需要的生长条件,如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等。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植物的生长需要时间和耐心,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在种植角的实验区,进行简单的植物实验,如水生植物的生长、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植物生长等。通过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和适应性,同时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和探究精神。
2.结合园科学季开展“厨房中的科学——发酵”。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厨房是一个非常适合探索科学的场所。结合园本活动科学季开展“厨房中的科学——发酵”活动。活动中,幼儿亲手参与馒头、麦芽糖等食物的制作。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食材的变化,体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味、温度等现象,感受发酵对食物味道的影响。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食物的发酵过程,探索发酵对食品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发酵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引导幼儿注意食品安全的问题,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了解食品保存的方法和标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安全意识。
(二)以生活为载体,将科学教育与实际活动相结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1.在室外开设“探索角”。
在园中设置一个“探索角”,提供昆虫观察器皿、捕虫网、放大镜、记录板以及科学书籍,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科学教育。例如:观察昆虫、探究花朵等活动。当幼儿在灌木丛中发现小蜗牛时,鼓励其观察蜗牛的外形、行为习惯等,并帮助幼儿了解蜗牛在生态中的作用。当樱花树开放时,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花朵的细节并帮助幼儿了解其名称特性等,同时鼓励幼儿将其记录下来带回教室分享给其他幼儿。
2.在室内科学区进行探索
除了室外环境,班级区域中都有自己的科学区,以供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在区域中设置关于光、电、磁、力、空气、天文等科学类材料,让幼儿亲手进行实验。当幼儿操作力之杠杆游戏时,老师为幼儿提供材料、操作步骤图以及记录等,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杠杆原理,了解什么是杠杆,知道等臂杠杆、省力杠杆以及费力杠杆的不一样。
3.利用集体项目活动
幼儿园可以利用集体项目活动,如神奇的风、身体的奥秘、工具用处大等等,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例如:组织进行制作风车时,老师引导幼儿了解风的运动原理,并帮助幼儿设计风车的形状和材料。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奥秘的学习时,通过观察、探究、实验等活动,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
(三)以生活为方法,将科学教育与情感体验相结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自然、感受科学,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1.走进自然
可以在幼儿园的自然环境中,安排野餐、观察自然景观等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体验自然的美妙和神秘,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
2.将自然环境请进教室
幼儿园可以将自然环境引入教室,如在教室中设置小型花园、水族箱等,让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神秘,学习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例如,在教室的窗户旁设置小型花园,种植各种植物,让幼儿参与到植物的养护和观察中。
(四)以生活为目的,将科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注重社会实践,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例如,通过开展垃圾分类、水电节约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环保的具体操作和实践,还感受到自己为环保所做的贡献。
四、结论
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灵活运用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与自然角联系到一起,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以生活为基础,将科学教育与实际活动、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探究,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同时,幼儿园教师在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时,应该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设计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家园合作,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发展。幼儿园可以邀请家长参加科学教育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同探究自然,共同体验科学的魅力,增进家园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总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灵活运用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周德藩.《走近陶行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1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生活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