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企业政工队伍思想建设的必要性和创新研究
叶小娇
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750001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在保障经济安全、推动产业升级中扮演不可替代的核心角色。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社会思潮多元,国企面临新挑战:如何筑牢员工思想防线、化解改革中的矛盾、让企业文化传承创新。政工干部是党组织与员工的桥梁,肩负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使命,更在凝聚团队、塑造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热情上作用关键。在国企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其素质直接关系思想建设成效。因此,研究如何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对国企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1 加强企业政工队伍思想建设的必要性
1.1 维护和弘扬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内核与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不仅塑造着企业独特的经营风格,更像“精神灯塔”为战略决策、团队协作提供根本遵循,直接关系企业凝聚力与长远发展韧性。政工队伍作为企业文化传播、深化与落地的核心力量,其履职成效直接决定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强化政工队伍的思想建设,一方面能更精准地解读、传递企业核心价值观与精神内涵,帮助新员工快速理解文化理念、融入组织氛围,缩短适应周期;另一方面可通过主题宣讲、榜样示范、文化活动等形式,唤醒老员工的情感共鸣,进一步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与忠诚度,减少核心人才流失。尤为关键的是,政工队伍唯有自身建立坚定的企业文化认同,夯实理论素养与传播能力,才能避免文化建设“浮于表面”,真正将文化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推动企业文化深度根植于生产经营各环节,实现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1.2 增强政工干部综合素质
政工对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增强企业经济发展活力起关键性作用,新常态下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根本、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养,打造高战斗力、高素质政工队伍,切实提高企业政工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同时,开展政工队伍建设工作,能够持续加强对政工干部的思想政治引导,确保政工干部在思想层面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企业政工工作高效落实。
1.3 塑造企业文化与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无形资产。政工人才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策划者、组织者和传播者的重要使命。他们深入挖掘企业的历史底蕴、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结合时代特点和企业实际,构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加强企业品牌宣传等手段,政工人才将企业文化内涵传递给全体员工和社会公众,既营造了积极的内部文化氛围,又塑造了良好的外部品牌形象。这不仅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企业,还能提升企业的市场知名度、社会美誉度和品牌公信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 加强企业政工队伍思想建设
2.1 更新观念,提高对政工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
国有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政工人才队伍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整体战略规划中,与生产经营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首先,明确政工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政工部门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可以为政工人才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例如,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经费,将其用于组织各类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文化建设项目以及政工人员的培训进修等。其次,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员工认识到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例如,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加强企业内部宣传等,以普及思想政治工作知识,让员工了解政工人才在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消除对政治工作的误解和偏见,从而营造尊重政工人才、支持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2.2 搭建数字化政工管理平台
国有企业应构建功能完备的数字化政工管理平台,集成信息发布、任务分配、绩效考核、员工档案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实现政工工作的一体化、高效化管理。一是通过统一的信息发布模块,及时推送最新政策文件、企业动态和培训通知,确保政工干部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利用任务分配模块,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实时跟踪任务进度,提高工作执行效率。平台的数据集中存储和分析功能,能够为政工工作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推动工作的科学开展。
2.3 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政工队伍稳定性的基础。企业需构建系统的激励机制,根据政工人员工作业绩、创新成果等维度实施差异化奖励,充分激发工作潜能。应配套建立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将日常工作表现、任务完成质量等纳入考核范畴,对工作效率低下、业绩不达标者实施谈话提醒与岗位调整机制,推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在职责体系建设方面,需明确划分不同层级政工人员职责,并同步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例,需涵盖需求调研、内容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等完整链条,通过员工问卷、访谈等量化方式持续优化工作方法。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兼顾任务量与质量维度,除活动次数、稿件数量等基础指标外,应重点考核员工满意度、文化氛围提升度、思想问题解决率等核心指标。例如,可通过匿名问卷评估教育活动实效,依据文化建设指标体系衡量组织氛围变化,统计思想问题处置成功率等。考核结果需与薪酬待遇、职业晋升、荣誉表彰直接挂钩,对考核优异者予以激励,对连续不达标者制定改进计划,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2.4 重视青年员工的培养
青年员工作为企业的未来,其思想状况和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针对青年员工的系统培养和教育,不仅能够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还能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维持企业的竞争力。首先,为青年员工设计一套全面的培养计划,涵盖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专业技能培训以及领导能力的塑造。通过定期的培训班、研讨会、工作坊以及实际操作项目,帮助青年员工不仅理解和融入企业文化,还能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例如,在培训课程中设置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环节,使青年员工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决策和领导技巧。其次,配对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与青年员工,建立一对一的导师关系。这样的个性化指导,有助于青年员工快速掌握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更是一个了解和学习企业政治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平台。导师在向青年员工传授经验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其思想品德的培养,确保其全方位发展。再其次,建立一个开放和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激发青年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感。定期举办创新挑战赛、模拟项目管理比赛等,提供实际操作的平台,让青年员工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商业环境中测试和提炼其理念。通过开放的反馈渠道,鼓励青年员工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提议,进而培养其责任感和自我提升动力。最后,利用系统的绩效评估体系,监控青年员工的工作表现,帮助其明确自身的长期发展路径,包括对其职业兴趣、专长及改进空间的评估,以及为其提供进一步教育和提升的机会。
结语
企业政工队伍是企业文化传播与员工思想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与评价体系、加强团队建设以及重视青年员工的培养等,可以有效促进政工队伍的思想建设,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晓丹 . 国有企业政工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探析 [J]. 中外企业文
化,2024(6):229-231.
[2] 张艳东 . 国有企业政工人才队伍的建设策略研究 [J]. 现代企业文化,2024(11):64-66.
[3] 杨斌 .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人才队伍建设策略 [J]. 现代企业,2023(8):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