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乒乓运动的班级德育微课程有效实施的行动研究
史培露
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 21001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品德作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不仅明确了体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学本质,也强调了学校全面育人的工作理念。乒乓球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魄,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情操,强化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智慧。
乒乓球教学是笔者学校开展的教学内容,日常,乒乓运动已经渗透到班级运动常态内容乃至学生每日运动系统之中。在德育研究和工作实施中,浸润乒乓精神,涵养学生品格是学校提升和增强各项德育内容有效育人的重要途径。
一研究价值:
改变师、生及家长旧有学习观,塑造体育运动能够塑造学生品格修养、提升成长能力的教育新观念。新时代背景下,减负增效、校家社协同育人、全员育人等育人理念不断生成,作为教育主体的三位角色必定需要改变就有的学习观、教育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探索也将行进。全面发展要求下学生体育能力和运动水平是重要内容,学校依据数十年的办学背景和工作经验深挖乒乓精神,整合育人资源,引领师生及家长在思想层面转变和突破。
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立足学生的运动兴趣,探究并构建乒乓运动中的德育体系。不管是学生成长阶段的生理需求,还是教育规律的本质影响,不可置疑运动对于学生多重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丰富的运动内容中,聚焦乒乓运动,通过学技能、强体验、思得失、树榜样、润心灵、辨是非等活动主题及实践形式启智育人,促进发展。
实施体砺养德的育人理念,基于乒乓运动建设班本德育课程,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样态。班级德育微课程以集体中学生个体为主体研究对象,以促进学生个体成长为最终目标,更加契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始终聚焦学生本体,关注班集体整体建设这一根本出发点。在不脱离基础的前提下,思考和推进基于乒乓运动的德育微课程,以主线串联,活动辅助、多场域育人等模式促进班级德育发展新样态的实现。
二、研究内容:
(一)基于乒乓运动的班级德育微课程的体系建构
在体育运动的体验中磨炼学生品格修养,引导学生发现品德内涵,形成成长能力,这是体砺养德的理念和目标。基于乒乓运动的品格修养体系引领学生聚焦打乒乓球这一运动,通过参与乒乓球运动教学、乒乓运动训练与实践活动、乒乓运动主题文化建设等形式发现乒乓运动蕴含的品格修养内涵,以形成专注学习、吃苦耐劳、不畏挫折、自我突破和团结合作的五层能力,建构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本课程体系。
(二)基于乒乓运动的班级德育微课程的实践实施
基于乒乓运动的班本实践课程以学生现有的运动基础和固有的发展规律为前提,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激发学生体验兴趣的实践课程。课程依循知、情、意、行的课程实施脉络,促进学生掌握技能、萌生情感、培养意志、付诸行动。
(三)基于乒乓运动的班、队会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班、队会课是班级德育过程的主阵地,结合大课间实践课程的开展,班级发挥这一主阵地的作用,开展基于乒乓运动的班、队会课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学校课程设置中,每周五下午的第一节课是各班级有固定的班、队会时间。每月,利用一节班、队会课,实施乒乓运动主题的班本课程。
德育班本课程中班、队会课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以乒乓运动的实践课程为课堂资源,注重引导学生回顾过程,表达体验,撬动成长的基点。依据不同年龄的身心特点,不同阶段的内在需要以及学生生长的整体规律,开展以下班、队会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的研究过程。
重视德育过程中家长能量,家庭因素的重要作用,围绕德育课程建构体系五大层面,开展基于乒乓运动的家长课堂系列活动的实施。
1. 乒乓亲子活动。结合学校活动,开展主题鲜明,过程有趣,形式多样的乒乓主题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加乒乓趣味运动会,乒乓社区赛、乒乓竞赛观摩与讨论活动等,在乒乓主题的亲子运动中搭建活动平台,增加陪伴时间,拉近亲子关系。
2. 乒乓家长课堂。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学生家长这一辈几乎对乒乓球都存有有趣的经历和特殊的情感,也有很多会打乒乓,热爱乒乓的家长。每月,开展一次家长学堂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开设“乒乒乓乓”主题家长论坛。实施家长学堂课程,增强德育力量,促进家校合作。
(五)基于乒乓运动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研究
建构并实施体砺养德理念下的乒乓运动主题班本德育课程,也将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增强体质促改进。开展研究,班主任将在乒乓运动中加强锻炼,进而深度了解,这便于班主任将运动与工作有机融合,结合自己的运动体验理解学生的运动表现,在课程建构与实施的研究过程中及时做到更新和改进。
家校沟通促认知。主动与家长合作,学习真诚表达,发挥家校合作的最大作用。家长学堂课程的实施将基于班主任与家长反复的思考,合理化的建议,平等的表达基础之上。那么,班主任并将把“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作为自身认知提升的必要课程内容之一予以学习、修炼。
三、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 撬动德育新基点:在班级开展德育,传统的形式有单一说教、主题活动、榜样教育等。开展“体砺养德:基于乒乓运动的小学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研究,以学生的一项体育运动为新基点,建构并实践课程、班队会课课程、家长学堂课程等,改变了传统的德育模式,满足了小学生爱运动、乐体验、有兴趣的需求,为德育效果的呈现提供前提。
2. 研究育人新范式:五育并举是当下学校教育的工作理念和实际要求,五育并举不仅体现了五育的同等重要作用,也明确了五育融合开展的目的和意义。开展课题研究正是五育融合的育人新范式的探索。基于乒乓运动的班本课程建构与实施正是在体育运动中落实德育过程,而乒乓运动的战术打法则体现了智育的发展,乒乓赛事、乒乓训练能引导学生体验美育和劳动教育。
3. 探索共育新路径:乒乓运动是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话题。围绕乒乓运动促进学生发展,转变之前为了解决学生问题而开展家校合作的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家校共同为孩子搭建锻炼身体,培养品格的生长平台,在新路径上研究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仅促进孩子的生长,也能沟通家校,拉近老师和家长的距离,构建新的家校关系。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1. 转变班主任“智育为上”工作理念,探索“五育并举”育人新模式;
2. 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孩子保护视力,协调肢体,增强体育锻炼的信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总结提炼班主任专业成长道路,在研究过程中做好“带班育人”心路历程的记录,梳理成功与失败的典型经验,完成专业化成长集。
德育培养一直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德育和知识传授始终是学校教育相互交融又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基于学校发展基础,立足学生生长规律,秉持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学校将继续在乒乓运动品牌文化建设中深度挖掘德育资源,浸润德育元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而不断努力。
作者简介:史培露(1984.12-),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副高,研究方向:德育教育
本文系 2023 年南京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体砺养德:基于乒乓精神的学校德育课程建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