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作者

唐绍海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4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速,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强调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产业需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其灵活性和开放性受到广泛关注,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创新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其核心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概念

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俱乐部为组织形式,以满足学生体育兴趣和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安排锻炼时间、自主组织体育活动等方式,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

(三)产教融合与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关联

产教融合为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将体育技能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有助于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体育活动、共建体育实训基地等方式,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与产业需求脱节

当前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侧重于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忽视了与产业需求的结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上,缺乏对职业岗位所需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虑,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更新滞后

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体育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然而,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更新相对滞后,仍然以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教学方法为主,缺乏对新兴体育项目和职业相关体育技能的引入,不能满足学生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为主要依据,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也不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提高自身素质。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学目标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应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将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核心目标。具体而言,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确定相应的体育教学目标,如对于机械制造类专业,可注重培养学生的力量、耐力和协调能力;

对于服务类专业,可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气质和沟通能力。同时,要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产业需求和学生兴趣,优化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引入新兴体育项目和职业相关体育技能,如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可开设瑜伽、健身操等课程,以缓解学生的工作压力;对于物流专业,可开设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根据农、林类专业增加无人机等课程,使其在运动学习中也能得到放松,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体育知识与职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三)丰富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引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体育知识。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分组完成篮球比赛的组织和策划任务,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体育成绩、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例如,在评价学生的篮球技能时,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投篮、运球等技术动作,还要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战术意识。

(五)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学校可以与企业共建体育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进行体育实践锻炼;邀请企业体育专家参与体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组织学生参加企业举办的体育赛事和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体育设施和资金支持,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策略。研究表明,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创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加强校企合作,以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本研究虽然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样本范围较小,缺乏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的广泛调查;创新策略的实施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实践验证。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研究样本范围,深入开展实证研究,进一步完善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程义博 , 贺小花 .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困境及路径研究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 2025, 6 (04): 28-31.

[2] 赵功 , 陈璐 , 何坤 .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中旬刊), 2020,(06): 78-79.

作者简介:唐绍海(1981.7),男,汉族,云南丽江,大学本科,高校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