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仪陇县马铃薯栽培技术探究
陈明军 何春华
1. 仪陇县双胜镇农业服务中心; 2. 仪陇县观紫镇农业服务中心
马铃薯在仪陇县粮食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物,也是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自2016年国家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仪陇县将其作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纳入了县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仪陇县近年来马铃薯种植情况如下:(1)种植规模与产量。种植面积波动较大,近5 年来,平均每年种植面积近5 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6.7%。就产量水平来看,县、乡示范片平均亩产量达到了1460 公斤,采用农业局推荐品种、地膜覆盖、秋冬季稻草覆盖种植等技术的示范片,亩产量均达到了 1800 公斤以上,但多数农户散种单产仅800-1100公斤。(2)品种与栽培技术。目前仪陇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以外调为主,缺少专用品种,部分农户仍使用自留种,种性退化严重。技术短板:与大宗作物相比,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滞 后,如种子消毒、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应用不足。(3)市场与经济效益。市场需求:仪陇县马铃薯年需求量约4000 万公斤,县内食品加工企业年需求达5000 万公斤以上,所以每年尚有部分马铃薯依赖外地调入,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以春马铃薯为例,亩净收益约900 元,高于同期小麦(450 元)和油菜(550 元),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议:(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强引导,优化品种结构,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并加大资金投入;(2)进一步推进规模化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将马铃薯种植面积提升至全县每年6.5 万亩以上,约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 20% ,同时完善市场管理机制,提高商品化率,保障农户与企业利益;(3)推广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机械化播种和管理技术、精准调控水肥技术、晚 疫 病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下面我们根据近年来的马铃薯生产实践,推介一下我县秋、冬二季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
仪陇县秋季稻田免耕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技术优势
1、省工高效。免耕栽培:水稻收获后直接开厢摆薯,无需翻耕,节省劳力。收获简便: 70% 薯块生长在土表,拨开稻草即可拣收,破损率低。
2、提质增产。薯块品质:稻草覆盖使薯形圆整,表皮光滑,商品率高。土壤改良:稻草腐烂后还田,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3、增加作物种植茬数和土地产出效益。在水稻(大春作物)和小麦、油菜(小春作物)种植的间歇 ,利用秋闲季节增种一季马铃薯,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总产量和经济效益,马铃薯亩产可达 1500 公斤以上,亩增收入 2500 元以上。
4、生态环保:抑制杂草(无需除草剂),减少病虫害,符合无工害生产标准。
二、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
品种要求
1 选择早熟抗病品种(生育期60-80 天),如费乌瑞它、川芋117、种薯 3 号等,适应秋播高温。
2 推荐脱毒种薯,降低病毒病风险,提高出苗率。
2、种薯处理
1 切块标准:大于40 克的种薯纵切,每块20-30 克,带1-2 个健壮芽眼。
2 消毒催芽:
切块后用 50% 多菌灵300 倍液侵种5 分钟,或切口用 0.1% 高锰酸钾消毒。
催芽:用 1ppm 赤霉素( 九二O)侵种打破休眠,湿沙覆盖催芽至芽长 0.5-1 厘米。
三、免耕播种技术
田块准备
1 选址要求:秋收后选择排水良好、肥力中等及以上的沙壤稻田,避免低洼易涝田块。
2 免耕整地:水稻收割后,稻田无需翻耕,直接人工清理残茬。然后按 2-5 米宽开厢,厢沟宽30 厘米、深20 厘米,厢面平整,确保排水通畅。
开沟泥土均匀堆于厢面,避免堆在沟沿。
播种规范
1 播期:最佳为 8 月 25 日 -9 月 10 日,最迟不晚于 9 月 20 日(日均温 25 度以下)
2 播种方式:芽眼朝上摆放厢面,稍按压使接触土壤。
3 密度:双行种植,行距30-40 厘米,株距20-25 厘米,每亩密度 4000-5000 株。
四、施肥管理:
1、基肥:播种前,在种薯下方或行间施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 公斤 + 复合肥 25-30 公斤,氮磷钾比例 1:1:2。
2、追肥:
2、1 出苗后(株高10-15 厘米):每亩施尿素5-8 公斤 + 钾肥0 公斤,促进茎叶生长。
2、2 块茎膨大期:每亩施钾肥10-15 公斤,提升块茎品质。
五、稻草覆盖
1、覆盖时间:种薯摆好后立即覆盖稻草,避免种薯暴晒。
2、覆盖方法:顺厢均匀覆盖,厚度10-15 厘米(以完全覆盖种薯,不见土壤为宜);边缘压实,防止风吹散落。
3、用量:亩用干稻草1000-1300 公斤(约2 亩稻田产草量)。
六、水份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沟灌渗水,雨季及时排水防渍。
七、病虫害防治
晚疫病:出苗后喷 50% 氟啶胺悬浮剂(每亩30 毫升)或 68% 精甲霜灵. 代森锰锌(每亩120 克),隔7-10 天一次,连续喷施2-3 次。
地下害虫:播种时沟施乐斯本颗粒剂
3. 蚜 虫:田间插黄板或喷施 吡 虫 啉 。
4、草害控制:全程覆盖稻草抑制杂草,无需除草剂。
八、收获与贮藏
收获时机:茎叶枯黄时(播后60-70 天)采收,霜冻前结束。
贮藏处理:薯块用甲基托布津浸泡灭菌,晾干后窖藏防黑疤病。
九、注意事项:
稻草禁忌:禁用鲜湿稻草(导致烂芽),需充分晒干。
避施氯肥:禁用含氯肥料(如氯化钾),以免降低淀粉含量。
3. 分期采收:可拨开稻草拣收大薯,小薯继续生长增产。
仪陇县冬季稻草覆盖马铃薯栽培技术
仪陇县冬季气候温和但仍有低温时段,采用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可有效保温、保湿、抑制杂草,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关键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早熟、抗病性强的品种,如“中薯3 号”、“费乌瑞它”、“川芋56”等,适应仪陇冬季气候,能在较短生长期内完成成熟。
二、种薯处理
1、切块催芽:播种前15-20 天,将种薯切成20-30 克的小块,每块带1-2 个健壮芽眼,切口用草木灰或多菌灵消毒,避免病菌感染。
2、催芽管理:将切块放在通风、阴凉处(温度15-20 度)催芽,待芽长至0.5-1 厘米、芽眼饱满时播种,提高出苗率。
三、地块准备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避免低洼易积水地块(马铃薯忌涝)。
2、整地施肥:深耕20-30 厘米,耙平后起垄,垄高20-25 厘米,宽2-5 米,垄间距30-40 厘米.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2000-3000 公斤 + 氮磷钾复合肥(15:15:15)50 公斤.
四、播种要点
播种时间:冬季适宜播种期为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确保马铃薯在低温来临前完成出苗, 避免冻害。
播种方式: 垄上开沟,沟深10-12 厘米,株距25-30 厘米,行距40-50 厘米,每亩播4000-5000 株。种薯块芽眼朝上放入沟中,覆盖5-8 厘米细土,浇透定根水。播种覆土后立即覆盖稻草。
五、稻草覆盖关键技术
覆盖厚度:每亩用干稻草500-800 公斤,均匀覆盖在垄面,厚度8-10 厘米( 过薄保温保湿效果差,过厚易导致出苗困难)。
覆盖方法:稻草可整株或切碎覆盖,覆盖后边缘用土压实,避 免被风吹散,确保不露土。
六、田间管理
水份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手握成团、落地即散),干旱时轻浇补水;出苗后至块茎膨大期,视墒情浇水,忌大水漫灌( 防烂薯 ).
追肥管理:
1苗期(出苗后10-15天),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促进茎叶生长。2 现蕾期:每亩施硫酸钾10-15 公斤 + 尿素3-5 公斤,促进块茎膨大。
3. 破膜引苗(若覆盖薄膜):若稻草覆盖后加铺薄膜保温(针对极端低温),出苗时及时划破薄膜引苗,避免烧苗。
七、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预防晚疫病( 低温高湿易发生), 可在发病初期喷施代森锰锌、霜脲锰锌等药剂。
虫害:蚜虫、蛴螬等,蚜虫用吡虫啉防治,蛴螬可在播种时撒施毒死蜱颗粒。
3. 注意轮作(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3 年),减少病虫害基数。
八、收获
当植株叶片变黄枯萎、块茎表皮木质化时(一般在次年2-3 月),即可收获。稻草覆盖地块马铃薯块茎表皮光滑,收获时可直接拔开稻草捡拾,减少 损 伤。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可充分利用冬季光热资源,实现马铃薯亩产1800 公斤以上。同时提高稻草资源利用率,适 合农户规模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