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对运输飞行的影响及协同发展策略
兰晓天
云南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丽江机场,云南省丽江市,674100
摘要:低空经济作为当前新兴的经济形态,其凭借着显著的创新、广泛的产业关联性和强劲的经济动力,其逐渐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民航运输领域中,低空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驱动、服务品质提升、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维度为传统民航业注入新活力。为了进一步提升低空经济对运输飞行行业的赋能助力,本研究将主要从低空经济对运输飞行行业的影响来探究,给出两者相互铁通发展的改进策略,这一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低空经济与民航运输业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低空经济、运输飞行、协同发展
序言: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经颁布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正式拉开序幕。这一纲领性文件在为低空经济奠定了政策基础的同时,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随着近些年来的科技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国家层面也更为密集地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比如湖南、广东、北京等省市更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低空经济已从概念走向实践。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其主要凭借技术密集、效率优先的显著特征来重塑传统民航运输业的发展格局。目前来看低空空域的经济资源广阔,发展前景好,所以要重点推进机场基础设施升级和无人机技术应用,并不断拓展民航运输的边界,催生新的业务模式和增长点,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其在优化了传统民航的运营体系的时候,也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一、低空经济概念
低空经济即Low-altitude Economy,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它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以有人或无人驾驶飞行、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带动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发展。
低空经济包括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以及综合服务四个方面,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其相关产品主要有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即eVTOL、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涉及市政管理、居民消费和工业应用等多种应用场景。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包括交通出行、物流配送、农业植保等方面,具有空间多维性、产业整合性、技术经济性的特征。
二、低空经济在传统飞行运输行业中的主要运用
(一)无人机快递与物流配送
在物流配送方面,无人机的应用尤为突出。无论是在地面交通拥堵的城市,还是地形复杂或交通基础设施匮乏的山区、海岛等,无人机单独或与其他交通方式协作,均能高效完成包括易腐生鲜等对时效性要求严格的物品快速递送。世界各大企业纷纷入局无人机物流配送,显著提升消费者体验与供应链效率。
(二)交通出行
在交通出行方面,载人无人机是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代表的载人无人机引领城市空中交通变革。相比传统的直升机,采用多旋翼设计的eVTOL占地面积更小、机动性更强,能在城市中心、屋顶停机坪、小型空地等便捷起降,通过城市空中交通实现点对点运输,极大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延误风险。
三、低空经济对运输飞行的影响
(一)发挥经济动能
低空经济的空域开封成都越高,其空域资源就对越多,利用率越高,经济价值就越大。低空产业首要的经济价值在于利用低空空域达成各种交通功能。若未来中国境内6000米以下的空域能最大限度放开,可根据不同航空器和运输特点划设相应高度层,构成低空立体交通网络,其人流、物流通达量必然惊人,并拉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其社会经济价值之高难以估量。低空经济通过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重构了传统运输飞行的价值链条。例如,低空飞行器的规模化应用推动了航空器制造、运营服务、数据平台等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制造-运营-服务”一体化生态。以成渝地区为例,通过共建低空经济带,实现了航空零部件制造、低空物流网络、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区域联动,为传统民航运输业注入了跨领域协同的创新动能。此外,低空经济催生的新业态与传统航空运输形成互补,进一步拓展了市场边界。
(二)降低运输成本
我国的地域广阔并且地形地貌复杂,如果要建设地面交通,那么其投资基金以及人力物力将不可想象。同时,中国又是人口大国,物流需求较大,并且耕地面积有限,土地资源极其珍贵,于其发展地面交通,航空是对土地资源占用最少的运输方式。直升机、无人机等只需要数百平方米的起降场即可运行。低空飞行的投资小、占地少能极大地降低交通运输的建设、运营成本。试想,如果能够将大量的地面运输向低空运输转型,这将大幅降低全社会运输成本,进而为全面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低空运输的灵活性显著降低了末端配送和偏远地区物流的综合成本。例如,无人机在山区、海岛等地的常态化运营,避免了传统陆路运输的高昂基建投入,同时通过智能路径规划优化了能源消耗。
四、低空经济赋能传统运输飞行的协同发展策略
(一)深化二者的产业融合
只有构建产业协同的生态体系,才能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以要实施“低空经济+”的战略,将传统的运输飞行行业进行重点拓展,开拓空中的交通物流、应急救援等创新应用场景,实现与传统运输飞行的产业深度融合。并且也要考虑到业务布局方面,在巩固民航运输主业的同时,也要积极向航空旅游、飞机制造等上下游延伸,通过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整体效能。
(二)加强二者的共有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与传统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建设必要的起降点、充电站和维修设施,形成支持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网络,这样才能为低空运输提供最为基础的服务。在城市规划中时,也要考虑到未来的城市低空运输的发展前景,针对未来较为可行的位置进行预留空间规划以用于低空交通设施,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日益发展的低空运输的需要。规划“低空-地面”立体化基础设施。例如,在大型机场周边建设eVTOL专用起降平台,作为传统航班的接驳节点;在城市更新中预留“垂直起降走廊”,集成充电、维修、导航等功能,形成支持混合空域运行的基础设施网络。
(三)拓展低空经济产业链
低空经济产业链是促进实现关联效应最大化的路线。低空经济覆盖一二三产业,包含上游的航空器生产制造商,中游的服务运营商和下游的应用端,其涵盖通用制造、物流、旅游、农业、应急救援、商贸、教育等多个行业领域。所以三者必须加强统一协调、融通协同,这样才能放大产业优势,通过系统优化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不能偏执于一端,这不仅有损产业链的完整性,而且潜伏着较大的运行风险。
结语:低空经济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其对于传统的运输飞行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经济等领域的赋能,为促进二者协同发展就要继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突破等系统性举措,推动这一新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传统运输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王改.低空经济发展赋能传统民航运输业的机遇、挑战及改进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5,34(04):142-145.
[2]张芸芸,戴兆麟.低空经济对传统运输的影响分析[J].中国航务周刊,2025,(0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