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下城镇高中物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实践与效能提升研究
田园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第一高级中学 125200
一、引言
“教学评一体化” 是指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三者有机融合,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城镇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挑战。城镇高中有其独特性,学生来源较为复杂,一部分学生来自周边乡镇,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有待改善,另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整体而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城镇高中的教育资源与重点高中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实验设备不足、优质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探索课程标准下城镇高中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 课堂实践路径,对于提升教学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实践路径的构建,能够有效整合教学环节,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使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活动围绕目标设计,教学评价及时跟进并服务于目标达成,最终推动城镇高中物理教学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策略
为实现课程标准下城镇高中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 的有效实施,需从教学目标、活动设计、评价方式及教学反思等多个环节入手,结合城镇高中的实际情况,构建科学且连贯的实践体系。
(一)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分解教学目标,明确评教评学方向
教学目标是 “教学评一体化” 的出发点和归宿,需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城镇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解。首先,深入研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如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的培养目标。然后,充分考虑城镇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由于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将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分解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拓展目标三个层次的课时目标。
例如,在 “匀变速直线运动” 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中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这一要求,基础目标设定为 “能准确表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提高目标为 “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拓展目标为 “能结合实际情境,灵活运用公式分析复杂问题”。这样的目标设定,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先达成基础目标,逐步提升,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向更高层次的目标挑战。
(二)围绕教学目标与资源条件设计教学活动,搭建评教评学载体
教学活动是连接教学目标与评价的桥梁,需紧密围绕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城镇高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如低成本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等。
在实验探究活动设计方面,考虑到城镇高中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低成本、易操作的实验。例如,在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这一教学目标中,传统实验需要打点计时器、小车、砝码等设备,若设备不足,可以用斜面、小球、不同质量的物体等简单器材进行替代实验。让学生提出假设,然后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测量不同情况下的加速度相关数据,记录并进行分析讨论。这样既能够达到探究的目的,又能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活动过程中,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三)结合教学活动与学生特点实施多元评价,完善评教评学机制
评价是 “教学评一体化” 的关键环节,需结合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和城镇高中学生的特点实施多元评价。改变传统单一的纸笔测试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在过程性评价中,考虑到城镇高中学生基础差异大的特点,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教师可根据教学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例如,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验设计合理性、操作规范性、数据记录准确性、是否有创新想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实验、认真记录数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小组讨论中,从学生的观点创新性、逻辑严密性、是否能倾听他人意见等方面进行评价。
终结性评价则可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性考试等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试题设计上,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基础题,也有提高题和拓展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考试中有所收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基于评价结果与教学实际开展教学反思,优化评教评学流程
教学反思是提升 “教学评一体化” 效能的重要保障,需基于评价结果并结合城镇高中的教学实际深入开展。在每节课或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评价方式的合理性等进行全面反思。
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差异,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掌握不牢固,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合理、教学活动设计是否恰当、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基础情况、评价方式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对于城镇高中来说,还要反思是否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教育资源,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结语
课程标准下城镇高中物理 “教学评一体化” 的课堂实践,是提升教学效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探索与完善,结合城镇高中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 “教学评一体化” 真正落地生根,推动城镇高中物理教育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瞿楚楠 . 高中物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路径研究 [J]. 物理教学探讨,2024(3):15-19.
[2] 濮俊峰 . 课程标准导向下中学物理课堂评价体系构建 [J]. 中学物理,2024(5):30-34.
[3] 嵇明海 . 城镇高中物理教学效能提升策略探究 [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4(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