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张晶晶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五中学校 045008

引言

读后续写作为高考英语的重要题型,对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技巧轻思维、忽视语境建构等问题,导致学生续写内容空洞或逻辑断裂。因此,探索符合新课标理念的教学策略尤为必要,旨在帮助学生从“被动模仿”走向“主动建构”,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一、读后续写的定义

读后续写是英语高考中一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主旨、语境、人物关系及情节逻辑的基础上,依据给定材料进行合理推断与创造性延伸,完成一段结构完整、语义连贯、语言准确且符合文化语境的续写内容。该题型不仅检验学生的词汇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从句等,还重点评估其逻辑推理能力、语篇衔接意识以及思维品质,是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的重要体现。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逻辑衔接意识薄弱的问题,常出现如情节跳跃、因果混乱或段落间缺乏过渡词,导致语篇连贯性差;同时,词汇储备不足,语言表达单一,难以准确传递情感与细节。此外,文化背景知识匮乏使学生在续写中偏离语境,无法体现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与价值观导向。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学重技巧轻思维、重输入轻输出的倾向,亟需通过系统训练提升学生的语篇建构能力与跨文化理解力。

三、读后续写的核心能力要求

理解原文主旨与语境是读后续写的基础环节,要求学生具备语篇分析能力,准确识别文本的核心信息与隐含逻辑。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聚焦人物关系、情节发展脉络及情感基调,运用语境推理和语用意识把握作者意图与叙事节奏。这一过程不仅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也为后续合理续写提供必要的语言支撑与逻辑依据。合理推断与情节延续是短文续写中逻辑思维的核心体现,要求学生基于原文信息进行语篇推理,运用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和递进结构等衔接手段,预测人物行为与事件走向。教师应引导学生识别文本中的暗示线索、伏笔与情节张力,培养其在有限信息下构建连贯、自然且符合语境的后续内容的能力,从而提升续写的逻辑严密性与叙事合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多样性是短文续写中体现语言能力的关键维度。学生需在确保语法结构规范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句式结构,如简单句、复合句、非谓语动词短语及各类从句,增强表达的层次感与表现力。同时,应注重词汇选择的恰当性与语境匹配度,避免机械套用,提升语义精确度与语体协调性。教师可通过句型转换训练与语块积累策略,帮助学生构建丰富而得体的语言资源库,从而实现内容清晰传达与风格自然统一的双重目标。

四、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分析

(一)输入先行,强化阅读与分析能力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输入环节是学生构建语篇意识与逻辑思维的关键起点。教师需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取核心信息,理解人物关系、情节脉络和情感基调,从而为后续的合理续写提供依据。通过系统分析文本结构与语言特征,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语篇衔接的内在规律,增强对上下文逻辑的敏感度。这一过程不仅夯实了语言基础,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文化感知力,为其独立完成高质量续写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人教版高二英语《Looking into the Future》这一课中,教师应以输入先行理念强化阅读与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主题、人物动机与情节发展逻辑。教学要点包括精读段落,提取关键信息如时间线索、科技变化与人物情感变化;分析语篇结构,识别开头引入、中间展开与结尾升华的写作模式;挖掘语言特征,关注未来时态、条件句和连接词的使用,提升语篇衔接意识。因此,通过圈画关键词、绘制情节图谱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思维框架,为后续续写奠定扎实的语言与逻辑基础。

(二)思维激活,培养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提升写作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突破单一结局的限制,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理解文本情境,培养其发散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定开放性的续写方向,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语篇建构,在尊重原文逻辑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实现个性表达与合理推断的统一。这种训练不仅增强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为高质量续写奠定基础。例如,在人教版高二英语《Body Language》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开展多角度续写练习,引导学生从不同结局方向展开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基 于 课 文 中 的 关 键 词 如 misunderstanding、gesture、expression、communication 等,设定多种可能的发展路径,如误会化解、关系恶化或进一步沟通;鼓励学生使用本课词汇描述人物情绪变化,如surprised、confused、relieved、awkward 等,使续写内容更贴合语境;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每种结局的情感走向与文化适切性,强化对非语言交际的理解与应用,实现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的深度融合。

(三)评价反馈机制建设

在读后续写教学中,评价环节不仅是对学生作品的反馈,更是促进其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同伴互评,能够有效唤醒其元认知意识,使其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反思者。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对写作目标、策略和效果的清晰认知,增强对语言表达与逻辑结构的敏感度。例如,在人教版高二英语《FascinatingParks》这一课中,教师应通过学生自评与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教学要点包括:引导学生使用本课核心词汇如wonderful、amazing、impressive、breathtaking 等评价自身写作是否准确表达公园的美感;设置自评表,让学生对照“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恰当”三项指标进行反思,增强对写作过程的监控意识;组织小组互评,鼓励学生用 friendly、clear、interesting 等词反馈同伴作品,促进合作学习与批判性思维发展;教师适时点评,强调 how to improve 和 what to focus on,帮助学生建立自我修正机制,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转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语篇组织能力和逻辑推理水平。教师需注重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原文语境的理解与续写逻辑的把握。教学应持续优化策略实施路径,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助力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双重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紫明 . 窄式阅读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34(06):76-84.

[2] 沙园梦 , 陈雪 . 问题链为导向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情节建构[J]. 海外英语 ,2024,(21):176-178.

[3] 李庆芳 .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 [J]. 华夏教师 ,2024,(29):114-116.

[4] 黄锐 , 饶鑫辉 , 陈黄芪 . 基于教考评衔接的高中英语学考内容效度研究 [J]. 集美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24,25(03):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