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分标准的高中作文教学优化路径探析
龙志波
湖北省监利市实验高级中学
引言
高考作文在语文科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评分标准是衡量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依据,也是教师开展作文教学的重要指引。然而,当前高中作文教学存在与高考评分标准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在高考作文中难以取得理想成绩。因此,深入研究基于高考评分标准的高中作文教学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高考评分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一)紧扣基础等级,夯实写作根基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基础等级包括内容、表达、发展等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基础等级的要求,引导学生注重字词句的准确运用,避免出现错别字、语病等问题。例如,在日常训练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病句修改等练习,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同时,要培养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组材的能力,确保文章内容充实、条理清晰。如在讲解记叙文写作时,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性格,使文章有血有肉。
(二)聚焦发展等级,提升写作高度
发展等级强调作文的深刻性、丰富性、文采和创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人生哲理等话题,培养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文章观点深刻。例如,在讨论“科技与人文”的话题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科技发展对人文的影响,提出独到见解。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积累优美词句和写作素材,提升文章的文采。此外,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立意、构思、表达等方面大胆创新,写出富有特色的作文。
(三)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分层目标
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对于写作基础较弱的学生,重点帮助他们掌握基础写作技能,达到基础等级的要求;对于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引导他们向发展等级迈进,提升作文的质量和档次;对于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鼓励他们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写作境界,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通过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依据高考评分标准改进教学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剖析评分要点
选取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与失误作文作为教学案例,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高考评分标准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可先将作文隐去作者信息与分数,让学生对照高考评分标准,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维度自主点评。以立意为例,优秀作文往往立意新颖深刻,能紧扣时代脉搏或揭示生活哲理;而失误作文可能立意肤浅或偏离题意。分析时,引导学生剖析优秀作文如何独辟蹊径确定立意,失误作文又为何“跑题”。对于选材,优秀作文材料丰富且典型,能有力支撑观点;失误作文则可能材料陈旧、空洞。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学生能直观感受评分标准的差异,明确努力方向,在后续写作中有意识地按照标准打磨作文,提升写作质量。
(二)专题训练法,强化薄弱环节
依据高考评分标准以及学生在写作中暴露的问题开展专题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举措。若学生普遍存在立意不深刻的问题,教师可设计立意专题训练。提供如“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等多元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身份、角度思考,挖掘话题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培养深度思维。针对结构混乱的情况,开展结构专题训练,详细讲解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常见结构模式的特点与适用场景。让学生模仿这些结构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及时点评反馈,帮助学生掌握结构搭建技巧。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学生能集中精力攻克薄弱环节,逐步完善写作技能,使作文在符合评分标准的基础上更加出色。
(三)读写结合法,丰富写作素材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引导学生将二者有机结合是丰富写作素材、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报刊杂志,无论是经典文学作品,还是时事新闻评论,都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多样的写作思路。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优美语句可提升语言文采,积累精彩事例能增强文章说服力,摘录独特观点有助于开拓思维。同时,开展读写结合练习,如写读后感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阅读内容,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感悟;仿写可让学生学习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和风格;扩写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细节描写能力。以学习优秀散文后模仿创作为例,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提高写作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三、参照高考评分标准完善教学评价
(一)多元化评价主体,全面反馈信息
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互评等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和作文的优缺点,培养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能力。互评则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例如,在完成一篇作文后,先让学生进行自评,然后分组进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多元化评价主体,全面、客观地反馈学生的写作情况。
(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文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过程性评价可以包括写作前的素材收集、构思立意,写作中的语言表达、结构安排,写作后的修改完善等方面。通过观察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终结性评价则以高考评分标准为依据,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最终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进步情况。
(三)激励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要委婉地指出,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例如,在评价一篇作文时,可以先表扬学生独特的立意和生动的描写,然后指出文章结构不够严谨的问题,并给出修改的方向。通过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结束语
基于高考评分标准优化高中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优化路径,可以使高中作文教学更加贴近高考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应试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作文教学体系,让高中作文教学在高考评分标准的指引下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跟成 .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新探 [J].成才之路 ,2025,(21):129-132.
[2] 吴剑 . 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 [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