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杨建业

忠县三汇中学校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模式,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高度契合。它通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探究、积极实践、协同合作,从而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提升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运动项目,探讨项目式学习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一、立足学生需求,确定项目主题

项目主题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确定项目主题需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大纲要求,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探究价值的运动项目。

以三步跨篮教学为例,教师可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点和已有基础。多数高中生对篮球比赛充满热情,但对三步跨篮的动作规范和实战应用掌握不足。因此,可将“三步跨篮在快攻中的应用”作为项目主题,既贴合学生的兴趣,又能将动作技能与实战场景结合,满足学生提升比赛能力的需求。确定主题后,教师需明确项目目标:一是掌握三步跨篮的规范动作,二是学会在快攻场景中合理运用三步跨篮,三是培养团队配合意识。

二、注重项目过程,设计项目步骤

项目式学习强调过程的体验与探究,设计科学合理的项目步骤是确保学习效果的关键。步骤设计需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项目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实践逐步完成任务,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升能力。

以足球教学为例,若项目主题为“五人制足球战术配合”,可将项目步骤分为以下阶段:

任务一:基础知识学习。学生分组收集五人制足球的规则、场地特点和基本战术,比如传切配合、防守站位等,通过小组汇报分享学习成果,为后续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任务二:技能强化训练。针对战术配合中涉及的传球、接球、跑位等基础技能,各组根据自身薄弱环节制定训练计划,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练习,如两人一组的短传配合、三人一组的跑位练习等。

任务三:战术模拟实践。各组根据所学战术,设计一套简单的快攻战术方案,在小场地进行模拟比赛,通过实践检验战术的可行性,并记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跑位不及时、传球失误等。

任务四:战术优化改进。针对模拟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各组通过小组讨论、观看比赛视频、请教教师等方式分析原因,调整战术方案,并再次进行实践验证,直至战术配合流畅。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逐步掌握足球战术配合技能,还能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训练效果,实施多样评价

评价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能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激励学生持续改进。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评价需突破传统的技能测试模式,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兼顾过程与结果、个体与团队,全面反映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以羽毛球教学为例,若项目主题为“羽毛球双打配合策略”,可采用以下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分组探究,比如收集双打战术资料;发球、网前截击配合等技能训练;模拟双打比赛的战术实践等环节的参与度、合作表现、问题解决能力等,采用教师评分与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记录学生的过程表现。

结果性评价:组织班级羽毛球双打比赛,根据各组的比赛成绩、战术运用合理性、配合默契度等进行评分,重点关注学生对双打策略的掌握和实战应用能力。

学生自评:让学生结合自身在项目中的表现,从技能提升、合作贡献、个人成长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不足并提出改进方向。

通过多样评价,既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进步过程,激发其持续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项目式学习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通过立足学生需求确定项目主题、注重过程设计项目步骤、关注效果实施多样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其运动技能和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应用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项目式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广帅 . 高中体育健康教育模块项目式学习实践 [J]. 天津教育 ,2025,(20):8-10.

[2] 马创 . 高中体育课堂篮球项目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究 [J]. 运动与健康 ,2025,4(04):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