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你而变“乐”享成长
陆雅兰
苏州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 215100
摘 要:音乐区是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材料,通过主动操作与探究,开展音乐活动的固定场所。针对本班幼儿区域游戏活动的现状,我们对班级音乐区进行了价值分析和重新定位,深入探究促进幼儿主动发展所需的环境及材料,最大程度的为幼儿学习和游戏提供无限可能性,推进游戏环境质量的提升。
一、审思游戏现状,调整创设思路
环境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隐形的课程”和“无声的教育”的重要角色。那么环境的有效创设应全部都来源于幼儿的需要,作为教育者,在着手进行环境调整或优化之前,且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了解现状,深入审思:
(一)班级音乐区创设思路
基于扮演区的班本小专题,我们班音乐区的创设以小舞台为中心 ,分为装扮区、表演区和乐器区。另外,也提供了各类真实的衣物以及游戏材料,供幼儿进行音乐游戏活动,方便幼儿在游戏中熟悉各种音乐表现形式,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
(二)当下幼儿音乐区游戏现状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基于对音乐区游戏的观察,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空间不足,互相干扰
孩子们在音乐区活动时,有的敲打乐器,有的跳舞,还有的在进行音乐游戏。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 , 孩子们之间频繁的碰撞事件以及相互干扰现象显著影响了活动的品质,限制了孩子们的活动范围和创造力的发挥。
2、游戏单一,参与度降低
在音乐区活动中,其中一部分幼儿以随意敲打和盲目摆弄乐器为主要活动,另一部分多是将学过的歌舞重复表演。个别幼儿能够结合乐器伴奏稍加改编,主要是再现已有的音乐经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时,愿意选择音乐区的人数、频次也随之下降。
二、理论联系实际,确定优化细节
(一)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方式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中班的幼儿正处于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阶段,他们的学习方式更多地依赖于直观感受和实践操作。因此,在音乐区的改造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融入到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中。
(二)对标关键经验,明确区域定位
对标音乐区关键经验来看,在感受、表达、创造三大维度中幼儿还是有相对多的薄弱点以及兴趣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音乐欣赏、表演歌唱、音乐创造这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音乐区环境的创设与游戏材料的提供。
三、区域空间重塑,材料优化升级
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后,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相关要求,对标关键经验,我们一起动手对音乐区进行优化改造:
(一)因地制宜,区域动态布局
首先,针对空间不足、互相干扰的问题,和幼儿们商讨后,我们计划对音乐区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充分利用班级门口的两个大走廊,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确保每个区域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减少区域间的相互干扰。音乐区创设除了要考虑活动场地之外,还需要关注幼儿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个性化布局和调整。
1、动静分离,减少相互干扰
根据中班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尤其是容易被声音干扰。因此,感受欣赏区可以设置在相对安静的地方,远离其他音乐子区域,尽量让幼儿的欣赏活动不被干扰。而表现创造区中的声音较大,调整到教室外的大走廊。
2、给予足够活动空间
表演展示是幼儿喜爱的音乐区活动之一,表现创造区需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幼儿进行舞蹈、戏剧表演、演奏等展示活动。利用我们班级走廊的天然优势,歌唱表演区设置在大走廊,空间充足。
(二)明确区域功能,优化游戏材料
根据《指南》音乐领域中“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的关键词“欣赏”“表现”可以发现:音乐区既有欣赏型区域的功能,也有表现型区域的功能。因此,我们将班级音乐区的功能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大部分。
结合原本的乐器区创设了乐器演奏区:投入种类丰富的打击乐器,如木鱼、沙锤、手铃、三角铁等,还有简单的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如尤克里里、口琴等。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乐器,进行节奏练习和即兴演奏,探索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重新创设了音乐欣赏区:摆放舒适的坐垫、小沙发,放置蓝牙音箱、iPad 等设备,提供各种风格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等。另外投放与音乐相关的绘本、故事书,让孩子们在安静的氛围中欣赏音乐,阅读音乐故事,提升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
开设了音乐创作区及音乐游戏区:提供纸、笔、节奏卡、乐器等创作工具,孩子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歌词。也投入了一些音乐创作软件的电子设备,如平板让孩子们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音乐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音乐游戏区:设计各种音乐游戏道具,如音乐骰子、节奏卡片等。通过音乐游戏,如“音乐传球”“节奏接龙”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
四、小结
幼儿在与丰富、多元的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主动进行音乐感受、欣赏、表现与创造,在获得音乐经验、提升音乐素养、丰盈内心世界、感受美好情感的同时,实现自信心、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创造性思维、情绪情感的全面发展。
孩子们对音乐区的探索兴趣依然浓厚,我们的探索之旅也仍在继续。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与孩子们一起揭开更多音乐的奥秘。
参考文献
[1] 程英 .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音乐区的创设与指导 [J]. 福建教育 . 2015 (16)
[2] 许卓娅 .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M].. 长春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向茜, 幼儿园户外音乐区环境创设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