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二轮复习教学

作者

张笑男

江苏省黄埭中学

所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问题解决能够不断地推动创新、创造。《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明确指出,生物教学要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要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而能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探讨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1]。问题解决能力已经成为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是寻找有关的概念、规律、方法等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某种目标的一种思维活动。而我们的课堂正是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主阵地。依据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的规律,通过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将全面铺开的基础性复习转变为重点突出的专题、专项式复习,形成系统知识框架;二是将一轮复习的基础知识转化为问题解决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 形成相应的能力。二轮复习如何能高度契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笔者以《减数分裂与胚胎工程》二轮微专题复习为例,探讨二轮复习中基于问题能力解决的几点策略。

1. 指向问题解决能力的课堂教学实践

1.1 应用非智力因素,激活基础知识教学

非智力因素引起我国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重视是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一文发表后,它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读过的东西可以记住 10% ,我们亲眼看到的东西能够记住 20% ,亲眼看到同时又听到的东西可以记住 50% ,我们自己嘴巴说出来的东西可以记住 70% ,如果我们不但亲口说出来,而且亲手去做了的事情,就可以记住 90% 。重视非智力因素在二轮复习中的作用,对于高效完成二轮复习有一定促进作用。

1.2 问题教学与概念图结合,厘清教材内在联系

问题教学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知识,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本专题复习中在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均涉及减数分裂的知识,选修内容在必修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为胚胎工程的操作奠定基础。在设计本节课时,笔者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通过精心设问,将学生易错知识点、重要知识点、知识点的联系三块内容很好的展示和串通起来,实现了必修与选修两块知识内容很好的融合,帮助学生构建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关于减数分裂的内在联系概念图(图2)。

1.3 巧用情境资料拓展延伸,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的落实是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1]。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核心素养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时才表现出来,这也指引着我们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真实情景中去解决真实的问题。也即,教学要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不仅要在教学的开始创设情境,最后还要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迁移到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主动所学的内容来解决问题,并逐渐形成自动运用问题解决思维程序的习惯。

无情境不成题。在高考题和各种模拟题中,会有大量的情境,而这些情境大多都是紧贴时代、前沿,都源于社会热点,科技前沿,是对书本基础知识的有效补充。这些题目如果能进行筛选,作为资料巧妙利用,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对于引发学生思索,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能力大有益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 指向问题能力解决的教学建议

2.1 处理好课堂预设与生成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够精彩的课堂。高效而精彩的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精心预设能促进动态生成,而把握住动态生成的瞬间,则能顺利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也可以使学生能在课堂中生成更深层次的问题,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我们可以通过勤于实践、善用反思,让“未卜先知”成为常态,也要基于教学目标,让预设有的放矢,指引课堂教学。

2.2 教学评价要多元且落到实处

教学评价要在真实的情境之下进行 , 避免简单的识记 , 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课堂教与学的状态 , 不应拘泥于最初的设计 , 可进行追问性的二次评价,要同时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让评价真正导向教学,使逆向教学设计具有生命力[2]。

在“减数分裂与胚胎工程”一课中,当问题串和习题检验结束后,再一次在真实情境背景中提出了三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的优点,自然引出如何培养三倍体和单倍体。学生根据例题进行讨论,根据减数分裂过程,找到了培育三倍体和单倍体的可能方法,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轮复习对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仅结合《减数分裂与胚胎工程》微专题的复习简析了 3 种策略。在真实的课堂中,我们可根据教学需要,穿插切点小、方式新的微专题,将“点”连接成“网”,可以多种策略交替使用,站在更高的角度,巧妙设计,使各类策略成为高中生物课程课堂的得力助手,让学生能够主动生成、深刻理解和应用重要的生物学概念,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助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2

[2] 陈钢 . 高中生物学学科德育资源分析及实施建议 [J]. 中学生物教学 ,2021(7):1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