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李阳柳
湖北松滋市沙道观镇沙道观初级中学 434204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深切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需求,初中语文教师需不断研究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作文教学策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表达能力,强化逻辑思维,为以后的语文写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教学情境,强化逻辑思维在写作中的渗透
在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根据作文的要求,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之中,通过情景创设,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逻辑思维在自己的写作中的重要意义,进而积极地拓展自己的逻辑思维,为以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创设情境要具有与写作主题相适应的逻辑性,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确保情境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1]。
以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记者招待会”的主题场景,让学生针对教材内容自由发挥。在皇帝进行巡游过后, 设置一个记者招待会,回答人们对于“新衣”的主要疑问。在开始之前,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深刻掌握文本内容,把握人物性格,根据人物的行为语言变化来回答问题。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模仿人物性格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语言组织能力,明白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在后续进行“诚信与伪善”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可以依据本次的情境体验,站在多维立场进行思考问题,进行合理论证,让自己的文章变得更加丰富与深刻。
二、构建多维互动机制,激发逻辑思维的主动生长与深化
新时代,教师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维互动机制,在课堂上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深化。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写作目标与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引导式核心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初步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多维互动平台,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暴露彼此的薄弱点,推动学生完善自己的写作思路。在小组互动结束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写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可支撑数据[2]。
在学习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怎样利用各种论证方式提高文章的说服力?”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后,可以将文章中的例子与名人名言等有机结合起来,将实例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具逻辑性。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复盘,让学生们在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优化自己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灵活的使用举例论证。
三、设计阶梯式写作训练,深化逻辑思维的系统性建构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层层递进的训练系统,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逻辑表达的技巧,在基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主题词进行关键提取,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框架,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学生需要对所写作的事件进行时间梳理,进行写作之前,学生需要明确写作对象与核心主旨,强化写作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课堂节奏,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要及时解答,确保课堂进度完整。
以人教版 2024 版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为例,在完成了“我的乐园”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在命题构思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思索他们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要清楚“自由快乐”、“宁静放松”等核心情感。在构建结构的时候,要让学生按照课文的总分结构,将公园中的景物、活动等内容的顺序进行整理。在论证深入的部分,教师要让学生们学会用动词来准确地描述雪地里抓鸟的方式,并且要对乐园里的活动进行详细的描述,比如在公园里溜冰,用“蹬”、“滑”、“转”来表现这个过程。在作文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反馈,根据学生的薄弱点进行重点辅导,让学生在学习过后可以举一反三,根据自身写作经验使自己的文章内容变得更加完整、更具闪光点。
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 , 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同时 ,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符合当下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构建多维互动机制、设计阶梯式写作训练等具体策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初中语文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夏贤怡 . 新课标核心素养内涵视域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析 [J]. 新校园 ,2023(11):20-22.
[2] 杜文苍 . 初中写作趣味指导方法探究 [J]. 作文成功之路 ,2021(3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