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制造类技能操作教学实践与探索
杨处明
四川省仁寿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本职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报考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的选拔性全省统一考试。
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职业技能考试由专业知识(应知)和技能操作(应会)考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 350 分,其中专业知识(应知)部分为200 分,技能操作(应会)部分为150 分。
学生想考上一所理想中的大学,考上高分加工制造类职业技能占 150 分有较重要的地位,学到钳工技能本领,为后需大学专业课程和企业需要过硬技术打下基础。我们校确定了培养技术能手的教学宗旨。
一、技能实训课堂内容模块化,为使所有学生都能成为技术能手,我们将训练划分为单件技能模块和综合技能模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习和训练
1、单件单项技能训练模块实训内容是一系列教学模块,模块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逐步变化,形状由简单到复杂,精度由低到高发生变化。一个毛坯,通过形状、尺寸、精度变化,能多次加工,要求达到的技能标准逐步提高。单件技能训练要反复操作,达到动作规范、准确、迅速。
2、综合技能训练模块机械零件装配组合起来才有实用性,机械加工技能也不是单独的。综合模块由识图、工艺、加工、装配、检验等方面组成。通过综合训练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的技能的能力。综合技能要达到技术全面,统筹兼顾的要求。
二、课堂组织,理论实践一体化
以前,我们在教室讲授加工理论,在车间进行技能实践。两种课型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开进行,一部分教师讲理论,另一部分教师指导实训,理论和实践不同步,甚至严重脱节。理论课上讲的内容实训当中也许用不到,理论得不到验证,理解不够深刻。实训要用到的理论知识,理论课上没讲到,实训进度上不去。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现在,车间专门开辟出一块理论学习区,在学习区内摆设课桌和讲台,把理论课搬到车间去讲,车间就是教室,边讲理论边实践,理论和实践结合得紧密了。一方面,学生可以及时印证理论、检验自己的设计思想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对于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查找解决原理和办法,并将其记录下来。
三、过程管理精细化,我们在技能教学中实施精细化管理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技能教学过程细化为安全教育、示范观摩、动手操练、交流反思、创新提升等方面。1、安全教育不松懈,我们对安全教育不厌其烦常抓不懈,在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坚持安全教育。在正式操作前要求学生熟记文明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培养职业习惯的重要意义。牢固竖立安全意识。操作时要求学生正确放置工件、材料与工量具,清扫设备,保持车间整洁,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不违章操作,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完成训练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2、实操管理精细化,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方案,精心设计技能训练全过程。技能实操的过程分为理论准备、任务分析、示范操作、巡回辅导、小组讨论、个人总结等环节。首先学习加工理论,然后进行示范讲解。边示范边讲解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每一模块训练,都从模仿指导教师示范开始,有章可循。例如在数控技能训练之初,我们给学生整理了对刀、编程、仿真模拟、零件加工过程的每一步动作,要求操作严格遵循指导流程,学生入门很快,提高了上机操作训练效率。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后,教师巡视观察操作情况,注意每位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和正确,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出现类似的错误就集中讲解,必要时重新示范操作要领,训练结束后在教案上作出标识,防止类似情况重现。教师每天都批改工件作品,评价总结实习成果。分析不合格工件产生原因,告诉学生解决办法,保证他们切实掌握技能。对于大多数学生均出现的典型问题则重点讲解,分析工艺、操作不当之处使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从而达到全员培养技术能手的目的。3、基本技能莫轻视,目前数控专业学生有种误识,重视数控加工技能学习,轻视普车与钳工技能。实际上,最基本的传统技能训练课题,比如刀具刃磨,使用中心架、跟刀架加工细长轴,利用划线盘、四爪卡盘、花盘找正工件,调整挂轮法维修车床铭牌上查不到的进口设备螺纹,加工阶台轴、内锥孔等绝对重要。我们给学生讲明道理,丰富的普车经验是制定工艺路线的基础,忽视基本技能是错误的,要重视基本技能训练。
四、专业队伍双师化,当前 , 伴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教育结构改革的逐渐深化 , 一批职校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华夏大地上迅速成长起来
这些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 , 应该说都已达到了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但是在它们的教师队伍中 , 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欠缺。以前的教育 , 一般只要求教师在他所从事的某一学科具有相应的理论学术水平即可 , 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则并非必须。中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 , 是面向各行各业的生产第一线 , 所承担的工作是把成熟的技术规范、技术知识应用于现实生产并转变为产品或直接的服务。也就是说 , 中职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 实行的是学历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 , 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现在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 , 尤其是专业课教师 , 除要求他们在所从事的学科有一定的理论学术水平外 , 还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 也就是要成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但是从当前的教师队伍的现状看 , 现在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应该“说只是少数 , 尚有大部分教师还达不到这一要求 , 并成为制约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所以培养大量技术能手得“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事。为了搞好师资建设,我校不仅每年选派专业教师技能进修,而且争取企业支持,聘请仪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上课。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实践,才能加快学生技术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增长,才能让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上升。数控专业和学校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概括为:教学模块弹性好,教室搬到车间来,实训过程精细管,双师型教师能手来。
参考文献
[1] 陈育 . 一体双向三维四驱: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J]. 广西教育 ,2025,(11):113-118.
[2] 陈育. 新职业教育法下中职加工制造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J].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54(01):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