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文言文分层教学策略探讨
黄珊珊
湖南省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学校415319
引言
核心素养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促进语言能力、思维发展与文化理解的整体提升。文言文虽为语文课程重要组成,却因内容艰深、形式特殊,学生普遍学习困难,加之教学一刀切,难以兼顾差异,影响课堂实效。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核心素养理念高度契合,有助于因材施教、精准教学。本文聚焦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探讨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路径,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与参考。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面临诸多问题。首先,学生普遍兴趣不足,文言文语言晦涩、内容与现实脱节,缺乏语境支撑,易引发距离感与畏难情绪。其次,教学模式单一,常以教师讲解、词句翻译为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理解过程,难以激发思维与文化认同。第三,学生学习基础差异明显,尤其城乡、校际之间在阅读能力、文化积累等方面存在差距,统一教学进度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优生得不到发展,学困生则跟不上。第四,考核机制仍偏重知识和应试,教学目标碎片化、工具化,忽视文言文的文化育人价值。上述问题使教学效率低下,核心素养难以有效落实。在此背景下,关注差异、激发潜能的分层教学为破解文言文教学困境提供了现实路径。
二、核心素养导向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引领
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价值引领和目标方向。首先,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文言文教学不应止于文句理解,更应帮助学生掌握文言表达习惯,提升语言感悟与迁移能力,实现古今语言之间的桥接。其次,“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本体解读,发现其内在逻辑和思想蕴含,锻炼其分析、推理、判断等高级思维能力。第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强调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美、意境美、文化美的整体感知,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第四,“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使命,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理解传统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因此,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文言文教学应从单一的知识教学走向多维的素养培育,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教学过程的探究化。而分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转型的有效路径,它能够依据学生差异进行层次化目标设定与资源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都能有所发展,从而有效支撑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文言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
分层教学强调“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需基于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积累、学习习惯等维度的充分评估,并依此将学生大致划分为基础层、发展层与拓展层。课前诊断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可通过课堂表现、单元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现状,科学制定分层目标。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需在统一教学框架下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如基础层学生可侧重基本字词、句式与段意的理解,发展层可进一步探究语篇结构与文本主旨,拓展层则可进行课外延伸、文化比较与写作创造等高阶任务。课中教学中应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提问、任务驱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各自的认知区间内实现有效学习。课后反馈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可结合课堂表现与作业成果,进行个性化讲评与辅导,帮助学生明确成长方向与提升路径。同时,教学资源也应分层设计,如基础层可配备文言知识手册与句读训练,发展层则提供文本赏析与语言积累,拓展层配置古文经典与延伸阅读材料,形成资源梯度支持体系。实践证明,分层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成就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四、文言文分层教学的案例实践与成效分析
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依据学生前测成绩和课前调查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学生重点学习常见字词和句式,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等基本句子理解,发展层学生则在掌握基础之上探讨“桃花源”意象与隐逸文化的关系,分析文本的象征意义,拓展层学生则进一步联系《归去来兮辞》《小石潭记》等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与创作写作。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分层提问引导不同层级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小组协作探究,调动每一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课后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并进行针对性反馈辅导。课后评估显示,基础层学生在文言词句掌握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发展层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与语感有所增强,拓展层学生的文化理解力与迁移运用能力显著提升。该案例表明,分层教学不仅能有效解决教学均质化问题,还能在学生原有能力基础上实现素养跃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与推广价值。
五、推进初中文言文分层教学的保障机制与未来展望
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文言文分层教学,需在教学管理、师资建设、课程资源等方面构建系统支持机制。首先,学校应制定科学的教学组织制度,允许教学设计适度灵活,支持教师依据学生差异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其次,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与教研活动,提升其教学诊断、资源整合与差异教学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分层教学”的践行者与引领者。同时,需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文言文教学资源库,包括数字化学习平台、分层教学案例库与古文阅读拓展平台等,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支持体系。此外,还应优化评价机制,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多维评价为辅的学生评价体系,避免一考定优劣的片面性,鼓励学生多样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文言文教学应更加关注学生的文化体验与精神成长,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智慧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教学生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以素养为核”的教学转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文言文分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变革,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回归,它指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可能,尊重每一种差异,激活每一份潜能,终将助力初中语文教学走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文言文教学应打破“一刀切”的传统模式,转向以学生差异为基础的分层教学。通过课前诊断、分层设计与多元反馈,教师可精准把握学习路径,优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语言、思维与文化素养,落实语文育人目标。分层教学既回应了公平与效率的双重需求,也有助于构建个性化、发展性的教学新格局。未来应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推动教学理念与方法革新,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转变,助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晓卫.“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4,(35):19-21.
[2] 胡杏蕾.跨学科融合视野下的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研究[C]//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语文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届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论文集(教育叙事、专题征文). 浙江省龙泉市安仁中学;,2024:287-291.DOI:10.26914/c.cnkihy.2024.08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