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乡融合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均等化路径研究

作者

钟明聪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蒲溪镇政府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陕西省安康市 725101

一、引言

在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均等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发展水平差异,农村和城市在文化服务的获取上存在显著差距。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保障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成为推动社会公平、提高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政策、资源、服务模式等方面探讨促进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为实现城乡文化共同繁荣提供理论支持。

二、城乡文化服务的现状与差距

2.1 当前城乡文化服务的差异

当前,城乡文化服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资源的配置、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及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上。城市由于经济发展较快,文化设施和活动丰富多样 群 能够 易获得各类文化服务。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相对滞后,文化资源的配置和文化设施的建 动的种类和质量也较为单一。许多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老旧,且缺乏专业的文化人才,导致了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有效性和可达性严重不足。

2.2 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

文化服务均等化不仅关乎社会公平的实现,也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能够促进民众的价值认同与集体记忆。通过保障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能够减少城乡之间的精神文化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幸福感。尤其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均等化的推进有助于提升整体社会的文化发展水平和全民的文化素质。

2.3 文化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挑战

虽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推动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做出了努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文化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导致农村 文化服务的供给 于城市。其次,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大多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的文化项目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最后,基层文化服务的队伍建设不足,尤其在农村,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性和稳定性较差,影响了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三、推动城乡基层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

3.1 完善政策体系与制度保障

要实现基层文化服务的均等化,首先必须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与制度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出台具体的政策支持文件, 确保文化服务的公平分配。例如,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同时,推动文化服务的法律保障,确保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此外,还应制定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解决文化工作者在薪酬、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到农村从事文化服务工作。

3.2 优化资源配置与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离不开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的投资与规划,逐步改善农村文化硬件条件,特别是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和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同时,还应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打破地理区域限制,让农村居民能够便捷地享受到优质的文化资源。例如,推动农村地区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在线教育平台的应用,使文化服务的可达性大大提高。

3.3 创新文化服务模式与活动内容

创新文化服务模式是提升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文化活动方式的基础上,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新型文化服务形式的推广,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开展互动式文化体验活动,让城乡居民都能参与其中,打破时空的限制。此外,线上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线文艺演出、网络讲座、视频课程等形式,都能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此同时,文化活动内容的多样化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应该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例如,举办地方民俗节庆、传统工艺展示等,不仅能传承地方文化,还能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四、加快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具体策略

4.1 强化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基层文化服务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为了加强基层文化服务的专业性和长效性,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文化培训班、文化交流活动等,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服务能力,特别是在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方面的专业能力。各级政府还应设立文化工作者的职称评定体系,鼓励文化工作者在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整个基层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对于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可以通过奖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文化人才到基层工作,例如提供专项津贴、住房补助等。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通过提高薪酬待遇、完善职业发展路径等措施,增强文化工作者的职业稳定性,避免因人才流失而影响文化服务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4.2 加大财政投入与社会参与力度

要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财政投入和社会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文化的财政支持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保证文化服务的可持续性。例如,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和文化队伍建设等,确保基层文化项目能够长期开展。此外,政府还应通过财政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能够有效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还能激发民间的文化创新力量。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活动的资助和组织,同时也可鼓励个人捐赠和文化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基层文化事业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可以为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4.3 深化文化融合与创新服务形式

文化融合是促进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为了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必须促进城乡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通过举办跨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城市的文化资源可以有效辐射到农村,农村的传统文化也能够进入城市。这种双向的文化互动,有助于打破文化壁垒,增强城乡文化认同感。此外,还需要创新文化服务的形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化服务的互动性与参与感。例如,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组织线上文艺演出或线上文化节,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体验。随着5G 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文化服务的方式将更加多元化,农村居民也能够通过这些新技术手段,获取到城市居民同样的文化资源和服务。通过深化文化融合和创新服务形式,城乡文化的差距将逐步缩小,最终实现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五、结论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不仅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必要举措,也是提升国家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等多维度的路径,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提高基层文化服务的可达性和质量。未来,随着政府、社会以及各类文化机构的共同努力,基层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将在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基础上得以实现,为推动城乡文化共同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让基层群众感受公共文化服务新品质[J].党建,2025,(06):54-55.

[2]薛翠凤.公共文化云平台提升基层群众文化服务效能的路径探索[J].新传奇,2024,(46):97-99.

[3]郑淼.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2,(10):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