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传统体育游戏的运用策略

作者

楼杭

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322000

前言:

体育作为重点课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原有模式,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运用传统体育游戏,助力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游戏教学中进行训练。教师应深入了解传统体育游戏特点,将其运用于课堂,借此进行热身或训练,并可渗透德育,加强小学生教育,使其愿意积极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有趣的游戏掌握技能,还会让他们受到良好教育,逐渐形成正确价值观,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多收获,传统体育游戏运用能提升教学质量。

一、运用游戏进行热身,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传统体育游戏种类多样,适合运用于课堂教学,也符合新课程政策要求。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本就极为喜爱游戏,若能将其用于课堂,他们会产生高涨情绪,有利于小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但前提是采取恰当策略。在教学开展中,热身是课堂重要环节,关系着他们后续技能学习,教师可设计趣味游戏,改变以往热身方式,小学生会积极参与,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不仅能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还会在后续课堂掌握好所学,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热身对小学生课堂学习、运动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可从此处入手,改变以往所用模式,运用传统体育游戏进行热身,全面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比如:热身是体育课的关键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时常会有小学生身体损伤情况发生,主要原因是热身不到位。教师应加以重视,并利用设计趣味游戏的方式,优化传统热身方式,如老鹰抓小鸡、滚铁环、木头人等,都极为适合小学生,这要远比单纯的跑、跳方式更具吸引力。小学生会积极参与游戏,将身体状态调整好,后续课堂就能减少意外情况产生,小学生也得以更好地学习运动技能,对所学加强训练。小学生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传统体育游戏运用能推动教学不断改革发展。

二、借助游戏加强训练,构建趣味体育课堂

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教学能帮助学生强健体魄,改善薄弱体质,但模式一成不变却极易使其产生厌倦情绪,在课堂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师应改革教学,并针对传统体育游戏运用研究高效策略,使课堂足够吸引人,才能满足小学生需求。由于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属于重点环节,教师就可从此处入手,根据小学生年龄段与运动项目特点,利用适合的游戏加强训练,让小学生在趣味体育课堂中掌握好所学,感受到无限乐趣,实现训练效率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跳远运动中,教师可利用游戏加强小学生训练,使课堂更具趣味性,他们自然会主动参与,借助游戏专注于训练。比如:跳远运动需要小学生具有较强的腿部力量,但他们此方面相对薄弱,教师可组织小学生训练,但模式可有所改变。根据跳远运动特点,教师可组织斗鸡游戏,游戏规则要求一脚独立,而另一脚需用手扳成三角状,将膝盖朝外,用膝盖攻击对方,若对方双脚先落地则赢得战斗。斗鸡游戏可锻炼小学生腿部力量、平衡与耐力,又不受场地、器械的限制,具有一定竞技性强。通过游戏能让小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强化腿部力量,更好地掌握跳远运动技能,在学习中有明显进步,体育教学开展应用游戏能突显高效性。

三、运用游戏渗透德育,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传统体育游戏来源于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其丰富的种类、灵活多样的玩法、贴近生活的取材方式等特点,广受师生喜爱,可运用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对愉悦身心有很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运用传统游戏调动小学生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积极参与身体锻炼,还可渗透德育,为小学生介绍传统体育游戏。既能发挥课程育人作用,给予小学生教育,还能让他们了解相关文化,在学习中收获丰富。

例如,在足球运动中,教师就可运用传统体育游戏,并适时渗透德育,在开展教学的同时加强小学生教育,课程育人作用才能有效发挥。比如:由于此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可组织蹴鞠游戏,并为他们介绍相关文化与发展历史。如蹴鞠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临淄,与现代足球类似,后又盛行于汉、唐、宋等朝代,2006 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流传久远且影响较大,是古代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此外,教师还可详细介绍蹴鞠的形状与制作方法,对小学生渗透热爱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形成正确价值观与文化自信。小学生既能主动参与游戏,还会了解与足球之间的联系,得以构建体育高效课堂。

总结:

体育作为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在小学阶段不宜采取一成不变的开展模式,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他们学习与身体锻炼均会受到影响。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政策要求,将传统体育游戏运用与教学中,以游戏快速调起小学生参与性,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学习及训练,借助游戏在活跃氛围下掌握好所学,让小学生身体得到锻炼,并对传统游戏文化有进一步了解,在课堂学习中实现突破,体育教学开展作用会得到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袁国顺.传统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健与美,2025,(05):102-104.

[2]陈建勇.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途径探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5,6(10):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