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目标引领,互助赋能,感恩润心

作者

姜维君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十一中学 116216

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目标引领;互助赋能;感恩教育;内驱力;树状图法;半农村学校;班级凝聚力

正文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发现在学生教育上最大的困难是,学生对自我成长和学习的意义没有概念。大部分学生是在家长、学校的压力下而学习,没有考虑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从而缺少了学习的内驱力和主动性。目标和梦想是学生成长的指路标。所以,我认为当学生有了自己远大的梦想,有了自己各个阶段的目标,学生自然就更加明确自己追求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目前的努力的方向是哪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我所任教的学校为半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的父母的职业为农民和工人,甚至特殊家庭的情况比较多,再加上年龄比较小,所以学生对未来可以从事的职业,对大学,甚至对高中了解甚少。所以,需要在平时的学校生活的班会课或课余时间,利用多媒体或者学生分享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各种大学,及学生可以选择的高中的相关信息。以便学生尝试创立梦想以及未来人生各个阶段的目标。

理想和目标需要装在心里,同时也需要以实物的形式时刻提醒自己。对于班集体而言,当所有学生都展示出自己的远大的志向以及当前的目标,整个班级的积极向上的风气也会自然形成。目标需要展现在每天经常见的地方,我认为学生的金属小柜的柜门比较合适。我按照小柜柜门的大小在网上购置了可以装卡片的磁贴。 十几岁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较丰富,所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风格设计卡片,卡片上的内容包含自己的梦想,理想的高中,本学期的目标,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等信息。然后,我用单反相机给学生拍下最美微笑,并利用网上冲印,打印出适当尺寸的照片,让学生夹在磁贴里。这样就利用较低的成本完成了立志磁铁卡片,每个学期更新一次。

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目标设立好了,但是学生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经常缺少反思总结的环节。所以,有的同学经常出现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的现象,从而越来越信心不足。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束手无策,没有头绪。学生不知道具体问题在哪里,从哪里着手去提高自己。所以我认为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把问题具体化,并且细化提高自己的着手点很重要。我想让学生建立“ 目标意义树状图” ,让学生分析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自己需要改进什么。

“ 目标意义树状图” 主要分为树干和树冠两部分。树干主要是清晰展现学生自己的目标意义。比如“ 考上海湾高中” “ 成为优秀的学生” “ 做孝顺的孩子” 等等。树冠部分分为左右两列,左面一列为“ 学校” ,来分析学校生活中自己的目标以及行为。右面一列为“ 家庭” ,来分析家庭生活中自己的目标以及行为。“ 学校” 和“ 家庭” 每一个方面又分成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在学校生活中和家庭生活中,学生分别为自己设定的持续精进的目标。比如,在学校“ 我希望成为成绩优异, 品行端正, 能起到带头作用的班干部” ;在家里“ 我希望成为能够自主学习, 能够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的好孩子” 。 往上第二层级为本学期或者近半学期,学生在学校和家庭方面分别设定的具体目标。 比如,本学期在学校“ 学习成绩进步5名、建立友谊、改掉丢三落四的习惯、卫生委员工作 ” ; 本学期在家里“ 提高学习效率、拓展知识、分担家务、运动技能” 。再往上第三层级为学生针对第二层级设定的具体行为。比如,在学校“ 课堂积极发言、积累错题、不懂的知识及时问老师、建立学习互助伙伴、记事本、班级卫生责任到人 ” ;在家里“ 先做作业、不拖延、作业计时、一个月读一本课外名著、承担刷碗拖地任务 ” 。

树状图做好后, 每位同学把树状图贴在桌面垫板下,桌子的左上角。每星期每位同学对树状图进行自查,没有做好的地方要做好“ 反思标记” ,以便下一周进行改进。

另外,参照学生个人树状图,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全班共同建立班级目标树状图。班级树状图明确展示班集体的共同向往,以及短期内班级的目标,以及我们在学校生活中应该怎么做。然后,宣传委员把“ 班级目标意义树” 画在班级板报上。在每周的班会中进行总结,在出现问题的行为或目标上,标记出“ 反思提醒” 。接下来,全班共同反思改进,让班集体越来越好。

班集体除了需要共同的目标之外,还需要较强的凝聚力。同学们互相之间的信任、爱心与感恩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会以此为主题定期开展班会。班会上尽可能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小事。首先以话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展示出学校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经常出现的小摩擦或者比较好的现象,以此引起所有学生对日常行为的思考与讨论。其次,定期让擅长表演的学生发挥他们的天赋,以“ 三句半” 等艺术形式来倡导团结友爱和感恩之心。然后,定期利用班会课,向学生展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一些示例,或者以材料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对某些行为进行探讨分析。此外,我还在班级内创建感恩树。准备一块小黑板,让书写和画画都比较好的宣传委员画出一棵树的轮廓。然后班级购买树叶形状的小便贴,每位同学在便贴上写一件本周班级内最感谢的人和事,然后把便贴粘贴到“ 感恩树” 上。并把小黑板放在班级显眼处,以便同学们可以在课间阅读感恩树上的内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同学们的感恩之心,让班级越来越温暖,并形成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初中三年,学生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思想认知上都在快速成长,同时又是易叛逆期。所以,帮助学生树立志向,明确目标,尤其是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力点并学会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之心,鼓励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是促进所有同学健康成长的后勤保障和增强器。

参考文献:

1. 班华. 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M].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3. 教育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Z]. 2017.4. 李镇西. 做最好的班主任[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5. 彼得·德鲁克. 管理的实践[M]. 齐若兰,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