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痰饮病”辨证体系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周希归
南京建康高级技工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一、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脏疾病终末阶段,发病率与死亡率高,临床以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循环障碍为特征,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中医将其归为“心悸”“喘证”“水肿”范畴,心肾阳虚型是主流证型——心阳不足则鼓动无力,肾阳亏虚则水湿失化,共同导致水饮内停、泛溢肌肤,呈“本虚标实”病理特点。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系统构建“痰饮病”辨证体系,提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分型及“温药和之”治则,对“水饮内停”病机的认知与“温阳化饮”思路,与心肾阳虚型 CHF 病理机制高度契合。当前相关研究多聚焦药物疗效,对经典辨证体系应用逻辑挖掘不足,故梳理二者理论关联,对临床精准用药意义重大。
二、《金匮要略》“痰饮病”辨证体系的核心内涵
2.1 核心病机:阳气亏虚,水饮内停
张仲景提出“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明确痰饮病根本病机为“阳气不足,水液代谢失常”。心为阳脏主血脉,肾为水脏主水液蒸腾,心阳不足则血脉运行无力、水液失温,肾阳亏虚则蒸腾气化失司、水湿内停,二者均致水饮聚于心下、泛溢肌肤,形成“阳气虚为本,水饮停为标”的病理状态,与心肾阳虚型CHF“心肾阳气虚衰→水钠潴留→循环障碍”病理链条一致。
2.2 辨证分型:按部位分四型,对症辨治
张仲景按水饮停聚部位将痰饮病分四型,其中“痰饮(水停心下)”“支饮(水停胸膈)”与心肾阳虚型 CHF症状关联最密切。痰饮(水停心下)表现为“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对应CHF 患者“心悸、胸闷、头晕”,多因心阳不足、水饮上逆所致;支饮(水停胸膈)表现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对应CHF 患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下肢水肿”,为肾阳亏虚、水饮上泛胸肺的典型表现[1]。
2.3 治则方药:温药和之,因证施方
基于“阳气亏虚”病机,张仲景确立“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核心治则,以温阳药振奋阳气,辅以化饮药利水消肿,避免寒凉伤阳。针对不同分型创制经典方剂,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水”,主治“心下痰饮”,适用于心阳不足、水停心下所致心悸、胸闷、头眩;真武汤由附子、白术、茯苓、生姜、芍药组成,功效“温阳利水”,主治“肾阳虚衰,水饮泛溢”,适用于肾阳亏虚、水湿内停所致水肿、喘促、畏寒肢冷;五苓散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功效“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适用于心肾阳虚型 CHF 伴明显水钠潴留者。
三、“痰饮病”辨证体系在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逻
3.1 辨证层面:以“痰饮病”分型对应症状,定位病机
临床诊断心肾阳虚型 CHF 时,可参照“痰饮病”分型辨证。若以“心悸、胸闷、活动后气短、头晕”为主,无明显水肿,辨证为“痰饮(水停心下)”,病机侧重“心阳不足,水饮上逆”;若以“夜间喘憋、端坐呼吸、下肢凹陷性水肿、畏寒肢冷、小便短少”为主,辨证为“支饮(水停胸膈)”,病机侧重“肾阳亏虚,水饮泛溢”;若兼具上述症状且伴“腹胀、纳差”,多为“心肾阳虚兼脾虚”,辨证为“痰饮合并溢饮”,病机为“心肾脾阳气俱虚,水饮泛溢肌肤”。通过分型细化症状,可避免“证型模糊”,为精准用药提供依据[2]。
3.2 治则层面:以“温药和之”为核心,兼顾“温阳”与“化饮”
心肾阳虚型CHF 治疗需紧扣“阳气虚、水饮停”病机,遵循“温药和之”治则,做到“温阳不助燥,化饮不伤正”。温阳为根本,心阳不足者用桂枝、生姜温通心阳;肾阳亏虚者用附子、肉桂温补肾阳,振奋阳气改善心肾功能,减少水饮生成;化饮为治标,用茯苓、白术、泽泻健脾利水,促进水液排泄缓解症状,避免水饮伤阳;心肾阳虚易致血脉瘀阻(CHF 常伴心肌缺血),可加丹参、红花等活血药,符合“血不利则为水”理论,提升疗效。
3.3 方药层面:经典方剂辨证加减,适配需求
基于“痰饮病”分型与症状,对经典方剂辨证加减,实现“一方多证、随证调整”。心阳不足,水停心下(轻症)选苓桂术甘汤,心悸明显加龙骨、牡蛎安神定悸,胸闷胸痛加丹参、川芎活血通络;肾阳亏虚,水饮泛溢(中重症)选真武汤,水肿严重加猪苓、泽泻增强利水,喘憋明显加苏子、葶苈子降气平喘,畏寒肢冷甚者加肉桂、干姜加强温阳;心肾脾俱虚,水饮内停(合并脾虚)选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党参、黄芪健脾益气,兼顾三脏阳气;水饮内停兼血瘀(伴心肌缺血)在上述方剂基础上加桃仁、红花、地龙,温阳化饮与活血化瘀兼顾,改善心肌供血[3]。
四、结论
《金匮要略》“痰饮病”辨证体系以“阳气亏虚、水饮内停”为核心病机,以“温药和之”为治则,与心肾阳虚型 CHF 病理机制、临床症状高度契合。将其应用于临床,通过“分型辨证定位病机、温阳化饮兼顾标本、方剂加减适配症状”,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症状,与西药形成协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王 英 超 , 杜 青 , 马 先 军 , 等 . 丰 广 魁 运 用 己 椒 苈 黄 丸 治 疗 痰 饮 病 经 验 [J]. 中 国 民 间 疗法,2023,31(21):22-25.DOI:10.19621/j.cnki.11-3555/r.2023.2107.
[2]石小满,刘丹,谢雅丽,等. 化痰通脉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痰饮阻肺型)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四川中医,2023,41(10):103-106.
[3]叶华伟,陈晓军,吴志阳,等. 化痰通脉汤治疗痰饮阻滞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评价[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08):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