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体系构建

作者

李源

身份证号码 130924199208010532

一、引言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项目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往往侧重于事后核算,缺乏对成本的全过程、动态化管控,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导致项目成本失控、利润空间压缩。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体系,能够实时监控成本变化,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纠偏措施,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现状与问题

2.1 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建筑企业对成本管理重视不足,存在 “ 重进度、重质量,轻成本”的现象。管理层和施工人员缺乏成本管控意识,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未将成本管理理念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导致施工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成本不断增加。

2.2 成本管理方法落后

传统成本管理多采用静态的成本核算方法,如定期进行成本统计和分析,无法及时反映成本的动态变化。在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难以对成本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控制,导致成本管理滞后于项目实际进展。

2.3 成本管理缺乏系统性

成本管理涉及项目的各个阶段和多个部门,但目前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成本管理工作各自为政,无法形成有效的成本管控合力。例如,采购部门只关注材料采购价格,忽视材料质量和库存成本;施工部门为赶进度盲目增加人力和设备投入,导致成本超支。

2.4 缺乏有效的成本动态监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对成本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机制。不能及时发现成本偏差,也无法对偏差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难以及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使得成本偏差不断扩大,最终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三、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3.1 全过程管控原则

成本动态管控应覆盖建筑施工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进行成本预测、控制和分析,确保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2 动态性原则

充分考虑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受市场环境、施工条件、设计变更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特点,建立动态的成本管控机制。实时收集和分析成本数据,及时调整成本管控策略,以适应项目的动态变化。

3.3 全员参与原则

成本管控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通过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成本管理职责,将成本管控目标分解落实到个人,形成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良好氛围。

3.4 科学性原则

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如成本预测模型、成本分析软件等,提高成本管控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建立科学的成本考核和评价体系,为成本管控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体系框架

4.1 组织体系

成立专门的成本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项目管理、财务、采购、施工等部门负责人。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成本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2 制度体系

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包括成本预算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控制制度、成本分析与考核制度等。明确成本管理的流程和标准,规范成本管理行为,为成本动态管控提供制度保障。

4.3 信息系统

搭建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成本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共享。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各类报表,为成本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五、建筑施工项目各阶段成本动态管控要点

5.1 项目决策阶段

在项目决策阶段,准确的成本预测是成本管控的关键。通过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全面分析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建设条件等因素,结合市场调研数据,运用科学的成本预测方法,估算项目的总成本。同时,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5.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对项目成本的影响较大,据统计,设计阶段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达 70‰ 。在设计阶段,应推行限额设计,根据项目决策阶段确定的成本目标,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通过价值工程等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同时,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的数量和费用,避免因设计变更导致成本增加。

5.3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也是成本动态管控的重点。施工阶段需严格控制材料、人工、机械成本。通过合理采购计划和招标降低成本;优化施工设计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建立成本监控机制,定期核算分析,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如材料超支,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如改进材料管理、更换供应商或优化设计。

5.4 竣工阶段

在竣工阶段,要做好工程结算和成本核算工作。严格审核工程结算资料,确保结算金额准确无误。对项目成本进行全面的核算和分析,总结成本管理经验教训,评估成本动态管控体系的运行效果。通过与成本目标进行对比,找出成本偏差的原因,为后续项目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六、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6.1 工程概况

某住宅建筑施工项目,建筑面积 5 万平方米,合同工期 18 个月。项目采用传统成本管理方式时,曾出现成本失控、利润下滑的情况。为改善成本管理状况,企业构建并实施了成本动态管控体系。

6.2 成本动态管控体系应用

在项目决策阶段,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科学的成本预测,合理确定项目成本目标。设计阶段,采用限额设计和价值工程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将成本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施工阶段,利用成本管理信息平台实时监控成本数据,对材料、人工、机械等成本要素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通过对材料采购价格的实时监控,及时调整采购策略,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需求,合理调配人工和机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竣工阶段,严格审核工程结算,对项目成本进行全面核算和分析。

6.3 应用效果

通过实施成本动态管控体系,该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实际成本比目标成本降低了 8% ,利润空间显著提升。同时,成本管理过程更加规范,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顺畅,为企业积累了宝贵的成本管理经验。

七、结论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控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信息系统,加强项目各阶段的成本动态管控,能够有效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动态优化。建筑企业应重视成本动态管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赖震宇,万欢.BIM 技术在项目成本动态管控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4,27(10):90-92.

[2] 李 森 . 建 筑 工 程 造 价 的 动 态 管 理 控 制 对 策 [J]. 大 陆 桥 视野,2023,(12):128-130.

[3] 余佳奕. 房地产项目成本预算及动态控制管理探究[J]. 居舍,2023,(29):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