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路径研究
倪振梅
河北高碑店一中 074000
引言
建立有效课堂的本意是让老师能够利用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最短的时间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因此,建立有效课堂并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的工作,还必须要有老师和学生的配合。首先,要具备超前的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做好"引导";其次,在构建有效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要更加主动地参加,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只是一味地吸取书本上所学的东西,并且机械地记忆,这对提高高中的教学效果是不利的。
一、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
受中国现有教育体制及规范的制约,目前我国的应试课程仍以高考考试为衡量社会、学校及家长对于人才的评判依据。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影响子女一生的关键还是在大学入学考试上。所以,在现实的高中历史教育中,很多老师仍然把历史教育和考试联系起来,很多高中的历史教育行为都是以考试为指导的。在高中的实际历史教育中,高中的历史老师常常只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这样才能在平时的考试中能够很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而没有让学生去更多地去学习和钻研历史知识。所以,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们不能完全地对历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出他们对历史的感情,导致他们觉得,学习历史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而不会对历史课程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地反思,从而慢慢地对历史课失去了兴趣。
二、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一)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
首要的是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科技如音响、影片及图形等多样的工具来使课程更具视觉冲击力与活力感,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并降低他们在理解史实时遇到的信息障碍;这样一来他们就能更容易地吸收并且记住这些内容,使得整个学期的历史教育过程更为轻松愉快且富有成效。
比如,在进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课程时,老师可以在课程中加入一些与之有关的影像资料,从而增强了课堂上的兴趣,让学生能够 史, 并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对他们的历史感情。它较单纯地在教室里简 复地讲解,效果更好。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情境,并指导他们进行主动的思考与归纳。与老师的单向学习灌输相比,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快乐,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所产生的消极情绪。
(二)师生在课堂上良好互动
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聆听”的教学方式,尽管形式简单,但是效果不佳,无法激发高中生对历史的兴趣,也会使他们在课堂上变得懒散。为了构建一堂有效的历史课,我们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方法,优化师生的对话过程,同时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为何我们要把师生间的互动视为关键环节来打造高效的课程呢?原因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课堂活力,吸引学生投入历史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协作研究。要创建一个有效的课堂,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由“说教”向“指导者”的角色转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由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学习。
(三)教学评价体系要进行完善
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贯彻下去,对考试评价进行改革,将在教育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和短视化,建立起多维系统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对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指标进行了调整,对学校办学方向和学生发展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更多的重视,将校园社团、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规划、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志愿活动、社会责任、家校合作、教师幸福感、把学生的获得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评估重点放在学校的社团活动,义工活动,心理辅导,专业成长等方面。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动之下,目前高中历史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低下,已经成了阻碍教学活动进行的最大因素,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作用。所以,构建一个有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提升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变得非常关键。在高中历史的现实教育中,老师们应该时刻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存在的缺陷,并主动选择行之有效的方式来进行改进,以保证更好地构建出一个高效的课堂,提升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历史教学的过程能够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进而更好地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同锦. 历史思维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科教文汇,2024(8):176-179.
[2]倪文婷.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15):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