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分析

作者

刘浩

身份证号:130828199110283794

1 房屋建筑工程的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作为一个整体的工程,涉及的作业内容多,在不同施工阶段使用的技术手段不同,施工要求也随之改变。加之,建筑工程在建设方面需要多个主体的参与,各部门之间形成的相互影响关系,使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造成建筑工程与一般工程存在较大周期性差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参与施工的部门需要在建设周期内完成复杂的建设任务,这对各部门和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理部门在缺少工作经验的条件下,开展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工作不充分,造成部分施工问题难以快速识别,工程技术手段上的不足增加建筑的安全隐患。此外,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难以识别的问题。例如,各部门对建筑材料和施工品类的选取不规范,易在工程建设中出现质量变异,降低建筑土木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建筑施工技术参差不齐,参与工程的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不达标,不能保障工程建设符合相关标准,对建筑工程技术质量产生较大的威胁。

2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2.1 墙体裂缝房屋

建筑工程中出现的墙体裂缝问题,根据产生的原因以及裂缝的形态,可将裂缝分为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化学收缩裂缝、沉降裂缝等。其中温度裂缝主要是墙体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产生温差,部分温差较大的部分容易出现板结,而墙体由于力的作用,使出现板结的位置易产生裂缝。干缩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人为操作失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部分工艺不规范,使墙体因为长时间的处在自然温度下,出点水分的快速蒸发,而混凝土内部的水分量流失较少,使不同的干湿度引发墙体的裂缝。化学收缩裂缝是由于外部的温度、湿度快速发生变化,混凝土结构产生收缩,使墙体易出现裂缝。沉降裂缝主要是房屋建筑在完成建设后,建筑整体发生允许范围内的沉降,沉降过程中对墙体产生拉力,出现沉降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存在于墙体表面,不对整体房屋结构造成影响。但是如果建筑选址时,选择较为松散的土质,在回填时不坚实,墙体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形变,进而对整体的建筑结构造成影响,易引发各类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问题。

2.2 屋面渗漏

房屋建筑中渗漏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屋面、卫生间、厨房,在出现大量积水时,容易引发墙面渗水和漏水,给房屋建设的使用者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发现是管道接口连接不紧密,或管道质量存在问题,会从接口处渗水和漏水。此外,楼板和管道连接部位如果没有做好防水,也易从连接处渗水,发生渗漏问题。部分房屋建筑下水口附近的防水设施不健全,个别业主开展的防水工作质量不达标,易在阴角部位出现渗漏,对房屋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3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3.1 针对墙体裂缝做好防治,降低墙体裂缝产生概率

首先,应严格审核墙体材料性能和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砌筑砂浆的配比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具有一定的均匀性。因为砂浆中的各种材料配比非常严格,若是不符合标准要求,则会直接影响砂浆质量,从而导致砂浆拉应力下降,致使房屋建筑体出现墙体裂缝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此方面的审核力度,必须清理砂石材料,避免掺有杂物,影响砂浆质量。其次,针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应建立在保证其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用粉煤灰、磨细矿渣以及氟砂灰等材料代替水泥用量,既有利于降低成本,又能有效减少水化热导致的混凝土收缩问题,对防止裂缝的发生具有一定帮助。再次,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要根据不规则裂缝的面积科学配比混凝土水灰材料,其中放置的水灰越多,其体积收缩也就越大,很有可能出现大量不规则裂缝问题。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例,加强养护力度,加速混凝土水化,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3.2 建立科学的房屋质量管理机制,有效防控建筑通病

第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结合自身需求,建立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房屋质量监测队伍,引进专业监测人员,依据房屋建筑工序、内容及特点,制定相应技术监测标准,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测。保证每道工序、流程和技术达标,从源头上有效预防房屋质量问题。第二,在房屋建筑工程设计环节,应紧密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特点、设计内容与实际情况,编制相应技术标准方案,完善设计质量考核方案计划,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技术内容的质量考核,加大对施工项目的监督和管控。第三,施工方应开展建筑技术、专业知识、安全意识、制度规范、房屋质量通病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与质量意识。积极建立健全的责任分配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利用制度合理划分各部门人员应具体承担的职责,将房屋质量管理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个人,形成约束机制。依照法律和规范,对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人员给予严格处分和法律追究,并公开处分结果,起到警醒和约束作用,切实增强施工人员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第四,在工程开展前应组织人员带领新员工熟悉施工场地、施工设备,了解施工现场中潜在风险点,来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提升施工质量与安全系数。第五,高度重视对施工建筑场地外的严格把控,比如,搅拌站的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配比误差是否合理,与混凝土收缩性与膨胀性有关。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房屋建筑工程原材料选购环节,针对原材料供应商选择、材料质量鉴定、数量拟定、施工进度、施工流程、工程验收等方面搭建管控机制,实现全程化质量管控,切实保障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有效防控建筑通病问题。

3.3 针对屋面渗漏与管道堵塞做好防治,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

一方面,做好房屋建筑工程的渗漏防治工作,其常用方法是将促凝剂和水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制作成快凝水泥胶浆,对已经出现渗漏问题的建筑墙面进行快速堵漏和大面积修补,能有效提升房屋建筑的抗渗性效果。主要是因为膨胀水泥是由硅酸盐碰膨胀水泥和石膏拌制而成,具有降低水压,防止大面积漏水问题发生的功能。另一方面,做好管道堵塞的防治措施。管道堵塞大多与人为因素有关,如掉落物品。为有效解决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管道堵塞通病,应明确施工人员职责规范,使之在施工阶段严格要求自身行为,禁止在管道内部堆放垃圾、杂物,从源头上避免管道出现堵塞问题。

4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作为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对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将更多的管理重心投入工程建设,对新兴技术的研究不够深入,对技术质量控制不到位,造成很多质量通病难以被识别,无法解决质量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执行质量检测工作,针对墙体开裂、屋面渗漏等问题做好防控工作,并监管施工过程,利用防治手段减少问题的发生,凸显建筑工程技术质量控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跃军,吕光磊,寇小勇,等.房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对策[J].新型工业化,2022,12(10):99-102

[2]徐亚非.基于工程管理角度试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陶瓷,2021(5):126-127

[3]董孟能,何平,谢自强,等.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勘察设计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技术手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