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预算管理措施

作者

刘蓉

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包头市 014030

摘要:科学不断发展,让各个企业的竞争变得相当激烈。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可以给企业带来发展和利益,提高竞争力。预算不合理导致造价不当,数据不真实导致资金浪费,预算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人为的贪污,给企业利益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深入市场,深入研究材料的具体价格,包括不同地区的价格。抓住每个细节,采用新型的技术并大量的投入人才,把预算的各个环节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预算管理措施;

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的不断扩大,完成一项建筑工程项目是很多有想法的年轻从业者的奋斗目标。而要完成一项工程,首先需要了解市场,做出一份科学合理的造价方案。简单的说,就是进行前期谋划,如何才能让这个工程赚到钱。预算管理是造价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掌握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重要保障,是预算招标价格、合同价格以及施工过程相关环节的重要依据。无论是招标方还是投标方,都要根据市场做一次与工程相关的预算,让预算变得科学而符合实际,预算的管理方法要更加具体化。

一、预算管理内容

预算是指对财务、资产、业务、筹资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完成合理方案的过程。而预算管理则是保证这个预算过程能够完成的一系列工作,其方法也各不相同。预算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可以提高公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给公司带来效益。在预算管理体制的帮助下,还可以提升人员的预算能力,在完成一个项目预算后,人员的业务水平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间接性的为公司培育了人才。预算管理方法得当,意味着每个环节都非常严谨,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公司发展了,公司里的每个员工都会尽量去找到一些新的东西,这样在发展过程当中,就会突出创新性。公司在投标或招标过程当中,就会计算得更加准确。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预算管理现状

预算编制体系不健全。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预算编制体系不健全,则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于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的控制将会一波三折,难以符合预期水平,甚至可能会导致预算编制出现严重误差。与此同时,健全的预算编制体系离不开专业的技术和人才,在现阶段建筑企业人才和技术短板均存在,不具备充足的编制能力,预算编制工作整体缺乏规范性、标准型。

工程变更频繁。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项目建设周期持续延长。而受项目的规模和周期影响,项目建设环节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难以控制,导致工程频繁变更,工程造价与造价预算存在出入。而且,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未针对工程变更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工程变更频率居高不下,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导致停工甚至返工现象,严重威胁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进度管理水平,严重时将会为企业经济效益带来重大损失。

预算管理方法滞后。预算管理方法滞后也是现阶段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明显短板,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大量企业侧重关注工程设计环节的造价预算管理,轻视施工环节造价控制。工程设计环节的造价预算管理纵然有统筹全局的作用,但不确定性因素普遍集中在施工环节环节的造价更容易出现偏差,引起波动。所以,建筑企业需要结合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需求创新预算管理方法和模式,使其形成科学的体系克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于造价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预算管理措施

工程材料预算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材料成本作为施工总成本的重要构成,其预算控制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而随着大量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工程材料预算管理难度系数有所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建筑企业首先要对建筑材料市场展开调研,了解各类工程所需材料的大致价格走向,并结合工程建设需求制定材料采购方案,比对工程预算材料量价和现场实际量价,从而实现对材料成本的精准控制。与此同时,建筑企业需要加强材料预算监管,以制度约束采购人员、施工人员行为,避免出现贪污、浪费行为。最后,建筑工程材料用量较大,造价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运输、存储成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分批采购材料,对材料展开高效管理,杜绝材料损失。

施工方案预算控制。由于工程预算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挥着统揽全局的作用,在施工方案设计环节,相关人员需要明确预算管理的各项内容,系统把控施工标准、施工成本以及影响施工的各项因素,预设各种可能对成本控制造成干扰的情形,制定应对预案。通常情况下,在施工方案设计环节,有关部门会开展技术交底,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组织各部门人员协同会审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明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技术要求以及工程量等要素,并依次为前提制定最优施工方案,通过充足的前期准备规避工期延误、材料损失等问题,有效提升预算控制的综合水平,削弱工程设计变更对造价控制造成的负面影响。

施工现场预算控制。施工现场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较为复杂、难度系数相对偏高,是建筑企业造价管理人员需要重点把握的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明确预算编制理论基础,对比施工图纸和现场情况,剖析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可能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提前预测并防范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安全问题。为此,造价管理人员首先要深入施工场地做好实地调查考核,为施工现场预算控制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其次,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加大现场管理频率,增强财务控制力度,在工程预算管理理念的驱动下,实现预算定额、成本控制,提升现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最后,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在现场预算控制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基础施工的预算水平,将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相关措施落实到具体工序中,并结合财务数据所反馈的信息规避潜在的预算风险,全面提升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水平。

强化施工技术与资源配置。施工技术和资源配置水平体现了建筑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同时也对建筑企业造价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体系中,潜在风险因素众多,资源不合理配置、施工技术操作失误等问题客观存在,严重时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停工和返工问题,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影响工程整体造价。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应充分做好事前防控工作,通过专业培训提升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准,通过资源分配保证各环节资金有序、健康配置。具体来说,不同施工环节所运用的技术存在差异,施工单位需要结合项目内容针对性优化施工技术,同步推进场地调整、材料购置以及设备安装等各项工作,确保施工现场井然有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提升资金和资源的配置水准,借此减轻工程造价预算管理的工作压力,避免出现超预算的情况。

结束语:造价预算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效果直接就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从而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做好造价预算管理工作就必须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造价预算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才能找到合适的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

参考文献

[1]陈文建.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22(11):103~104.

[2]秦 伟.建筑工程遭际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房地产导刊,2021(22):238~239.

[3]刘 嘉.微探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现状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1(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