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管育用”一体化模式构建
周卉君
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830000
引言:干部人事档案承载着干部的政治品格、工作实绩、专业能力、廉洁情况等核心信息,是“知人识人的重要载体”。《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要“服务于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当前,干部队伍建设正从“经验型选拔”向“精准化培育、科学化任用”转型,但传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重保管、轻应用,重静态记录、轻动态联动”的问题。构建“管育用”一体化模式,本质是打破档案管理与干部队伍建设的“壁垒”,让档案从“静态库房”走向“动态服务”,通过“规范管理夯实基础、联动培育精准赋能、场景利用支撑决策”的闭环,实现“以档识人、以档育人、以档用人”,最终服务于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育用”的现状与突出问题(一)管理层面:“重保管轻规范,重存量轻增量”
1.标准化不足:部分单位档案收集不完整,存在“关键材料缺失”“材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2023 年《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报告》显示,仍有18%的基层单位档案存在“材料不齐全、信息不准确”的情况;
2.动态更新脱节:干部的最新考核结果、培训证书、重大工作实绩等材料,未及时归档至档案,导致档案“信息滞后”,无法反映干部当前状态。
(二)培育层面:“档案与培养脱节,缺乏精准联动”
1.培育需求与档案信息错位:干部培训多采用“统一课程”,未结合“一人一策”个性化培育
2.培育过程未纳入档案闭环:干部参加的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导师帮带等培育环节,其成果未及时归档,导致“培育效果无记录、后续跟踪无依据”;
(三)利用层面:“服务场景单一,决策支撑不足”
1.利用局限于“选拔任用”单一场景:档案仅在干部提拔、调动时“被动查阅”,未延伸至日常考核、监督管理、激励关怀等场景;
2.利用方式“人工化”效率低:部分单位查阅档案仍需“线下申请、人工翻找”,尤其跨部门、跨地区查阅时,耗时长达数天,无法满足干部队伍建设“快速决策”需求。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育用”一体化模式的核心内涵与逻辑关系
(一)核心内涵
“管育用”一体化模式,是指以“服务干部队伍建设”为核心目标,通过“管理标准化夯实基础、培育精准化联动档案、利用场景化赋能决策”的协同机制,实现干部人事档案“从收集到应用”的全链条闭环。
(二)逻辑关系
1.“管”是基础:只有实现档案收集完整、信息准确、数字化规范,才能为“育”和“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若档案存在“信息缺失”,则无法精准识别干部能力短板,也无法科学支撑任用决策;
2.“育”是纽带:通过档案与培育的联动,将“静态档案”转化为“动态培育依据”,再将“培育成果”转化为“档案增量信息”,实现“档案-培育-档案”的循环;
3.“用”是目标:“管”和“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选、育、管、用”,通过场景化利用,让档案从“后台库房”走向“前台决策”,真正发挥“识人、育人、用人”的价值。
三、干部人事档案“管育用”一体化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夯实“管”的基础
1.推进管理标准化:严格遵循《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明确“必归档材料清单”,建立“材料收集-审核-归档”三级责任制,确保材料“不缺失、不虚假、不涂改”;2.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明确“档案更新时限”,打通“干部管理系统”与“档案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考核、培训、奖惩”等信息的“自动同步、实时更新”,避免档案“信息滞后”。
(二)强化“育”的联动
1.推行“一人一策”个性化培育:制定干部培育方案,对“专业能力不足”的干部,安排“专题培训+导师帮带”(如安排经济领域干部参加“数字经济培训”);对“实践经验欠缺”的干部,安排“基层历练+项目攻坚”(如派往重点项目一线挂职);
2.培育成果“全程归档”:将干部培育的“培训结业证书、实践鉴定表、工作成果报告”等材料,同步归档至档案系统,并更新“能力画像”,形成“培育-记录-更新”的闭环,为后续“用”提供依据。
(三)拓展“用”的场景
1.服务“选拔任用”场景:在干部提拔、岗位调整时,通过档案系统快速调取“政治素质、专业匹配度、工作实绩”等核心信息,生成“岗位匹配度分析报告”;
2.服务“日常考核”场景:将档案中的“历史考核结果、奖惩记录”与“当前工作表现”结合,形成“干部年度考核综合评价”,避免“考核仅看短期表现”;
3.服务“监督管理”场景:通过档案系统跟踪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洁情况记录”的一致性,对“信息前后矛盾、存在廉洁风险”的干部及时预警;
四、“管育用”一体化模式的保障机制(一)组织保障: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
成立由组织部门牵头,档案管理、干部培训、人事考核等部门参与的“干部人事档案一体化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二)制度保障:完善“全链条”的管理制度
1.制定《干部人事档案“管育用”一体化实施细则》,明确档案收集、数字化、更新、培育联动、利用场景的具体流程;
2.建立“档案信息质量问责制”,对档案材料缺失、信息错误导致“培育错位、用人失误”的,追究相关员责任;
3.出台《档案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明确档案数据的“访问权限、加密存储、备份机制”,确保信息安全。
(三)技术保障:依托“智慧档案”系统强化支撑
1.升级档案管理系统,增加“能力画像生成、岗位匹配分析、数据统计可视
2.采用“区块链技术”对档案核心信息进行存证,确保“不可篡改、可追溯”;
3.打通“档案系统”与“干部管理系统”“培训系统”“考核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信息一次录入、多系统共享”。
结语:
干部人事档案“管育用”一体化模式,是破解“档案与干部队伍建设脱节”的关键路径。其核心在于跳出“档案管理孤立化”的思维,将“管”“育”“用”视为有机整体— 以“标准化管理”确保档案“可用”,以“精准化培育”实现档案“赋能”,以“场景化利用”体现档案“价值”。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管育用”一体化模式将进一步升级为“智慧档案服务” 通过 AI 自动识别干部能力短板、预测岗位匹配度、预警廉洁风险,真正实现“以档辅政、以档育人”,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更坚实的档案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Z].2018-11-20.
[2]陈岸然.干部人事档案“管育用”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2(6):87-90.
[3]李军.信息化背景下干部人事档案服务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J].档案学研究, 2023(2):102-107.
[4]张锐.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与“管育用”一体化构建[J].兰台世界, 2023(8): 56-
[5]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报告[R].2023-05-15.
[6]冯惠玲, 刘越男.档案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158-165.
作者简介:周卉君(1995-11),女,汉族,湖北省黄石市,讲师,本科,从事工作中华文化教学与语言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