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农村彝区学校高效英语教学法与实践策略
王文华
普格县民族初级中学 615300
一、如何培养农村彝区学校高效英语教学法与实践
(1) 彝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成长
在彝区学校英语教学的高效发展过程中,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专业成长是关键因素。据统计,彝区英语教师普遍面临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教师培训入手,通过定期的在职培训和专业发展研讨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可以引入“行动研究”模型,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专业成长。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借鉴孔子学院的模式,建立彝区英语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通过这样的平台,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共同探讨如何在彝区特有的教育环境中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同时,通过与国内外教育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资源和理念,为彝区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 彝区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在彝区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以适应彝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文化背景。例如,可以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纳入评价体系,而不仅仅是传统的笔试成绩。在具体实施上,彝区学校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能力等,而总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学期末的综合能力测试。通过这种结合,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也能得到更全面的反馈。
在评价方法上,可以采用同伴评价、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例如,同伴评价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观察、评价,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自我评价则鼓励学生根据既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
二、教学环境与资源
(1) 彝区学校英语教学软件资源现状
在探讨如何培养农村彝区学校高效英语教学法与实践策略时,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彝区学校英语教学软件资源的匮乏。例如,某彝区学校尝试引入一套英语学习软件,却发现软件中的内容与彝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去甚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创新。因此,开发适合彝区学校特点的英语教学软件资源显得尤为迫切。这需要教育部门、软件开发商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通过实地调研和需求分析,设计出既符合英语教学标准又贴近彝族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软件。
(2) 彝区英语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开发策略
在彝区英语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开发策略中,首先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出哪些资源能够与当地文化、语言和实际需求相结合。例如,彝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对与自己文化背景相关的材料更感兴趣,因此,开发与彝族文化相关的英语教学资源,如彝族节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本土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同时使用彝语和英语,帮助学生在理解新概念时能够有一个熟悉的参照点。这种策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还能促进彝语的保护和传承。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双语故事书,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学习到新词汇和语法结构。
三、教学方法创新
(1) 彝区特色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彝区特色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发现,结合当地文化与语言习惯的教育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例如,通过将彝族文化元素融入英语教学,如使用彝族节日、传说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还能加深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一项针对彝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显示,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时,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了 30% 。此外,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彝区实际生活场景,如市场交易、旅游接待等,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练习英语,这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已被证明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彝区学校可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适合彝族学生的个性化英语教学模式。例如,通过音乐智能的培养,利用彝族民歌和节奏性强的音乐活动来教授英语语音和语调,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感知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对英语节奏的掌握。一项研究指出,音乐与语言学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音乐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率。同时,结合彝区学生普遍具有的较强视觉记忆能力,教师可以设计更多视觉辅助材料,如图片、图表和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英语单词和句型。
(2) 彝语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策略研究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将彝语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强他们对自己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自豪感。例如,通过对比彝语和英语的语法结构,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研究表明,当学生能够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建立联系时,他们的语言习得过程会更加自然和高效。
结合彝语与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我们还可以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双语教学活动,如双语故事会、双语歌曲演唱等,让学生在享受文化活动的同时,自然地接触和学习英语。例如,教师可以选取彝族民间故事,先用彝语讲述,再用英语复述,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此外,结合彝语与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还应考虑教学资源的本土化开发。在彝区学校,可以开发一些结合彝族文化元素的英语教学材料,如彝族节日、服饰、音乐等,这些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例如,通过学习彝族的火把节,学生可以了解到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同时学习到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这种文化融合的教学方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促进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彝区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多元评价标准、文化因素、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尊重和融入彝族文化,最终实现高效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 [M]. 董艳著. 民族出版社.2002
[2] 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 [M]. 王军著. 民族出版社.2002
[3] 民族教育学通论 [M]. 哈经雄, 腾星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彝汉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M]. 邓成伦著. 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