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的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方法研究
禹光德
210124197403060110
一、引言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既有建筑改造对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影响以及满足功能更新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既有建筑改造项目面临着诸如结构复杂、施工空间有限、安全风险高以及施工过程对原有建筑使用者干扰大等问题。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与有效的进度管理能够协调各施工环节,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施工延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研究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的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施工组织方法
2.1 施工前准备工作
2.1.1 详细勘察与资料收集
在项目启动初期,应对既有建筑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包括建筑结构、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方面的现状评估。收集建筑的原始设计图纸、施工记录、维修档案等资料,以便准确了解建筑的历史和现状,为后续的改造方案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实地勘察,能够发现建筑存在的潜在问题,如结构损伤、管道老化等,从而在改造方案中加以针对性解决。正如徐顺根在相关研究中提到,全面的勘察和资料收集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能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1]。
2.1.2 改造方案制定与优化
根据勘察结果和业主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改造方案应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提升、结构安全、节能环保以及施工可行性等因素。组织专家对改造方案进行论证和优化,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例如,在功能布局调整上,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空间利用效率;在结构加固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材料,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栗素梅的研究指出,构建科学的方案模型有助于实现改造目标,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2]。
2.1.3 施工资源规划与调配
根据改造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资源计划,包括人力资源、材料设备、施工机械等。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和技能结构,确保施工队伍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提前规划材料和设备的采购、运输和存储,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供应。对于大型施工机械,要根据施工场地条件和施工进度要求,合理安排进场和退场时间,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全力的研究表明,合理的资源分配指标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保障项目顺利推进[3]。
2.2 施工过程组织策略
2.2.1 施工顺序与流程优化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根据既有建筑的特点和改造内容,制定科学的施工流程。一般来说,应遵循先结构加固、后功能改造,先主体工程、后附属工程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流水施工、平行施工等组织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例如,在进行多层建筑的改造时,可以按照楼层进行流水施工,每层的施工工序相互衔接,实现高效作业。
2.2.2 施工空间管理
既有建筑改造项目通常施工空间有限,因此需要合理规划施工空间。设置材料堆放区、加工区、机械设备停放区等,确保施工现场的有序性。采用模块化施工、装配式施工等技术,减少现场施工量,降低对施工空间的需求。同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止施工人员和周围人员发生意外事故。
2.2.3 施工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加强对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对质量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例如,在结构加固施工中,对加固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三、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进度管理方法
3.1 进度计划制定
3.1.1 工作分解结构(WBS)应用
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方法,将改造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可管理的工作单元。对每个工作单元进行详细的定义和描述,明确其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资源需求等。通过 WBS,可以清晰地展示项目的全貌,为进度计划的制定提供基础。例如,将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分解为结构加固、内外装修、设备安装等大的工作包,再进一步细分每个工作包下的具体工作任务。
3.1.2 进度计划编制
根据WBS 确定的工作任务,采用甘特图、网络图等工具编制项目进度计划。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各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时间约束,合理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同时,要预留一定的弹性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施工延误和变更。
3.2 进度控制措施
3.2.1 进度跟踪与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和监测。通过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及时发现进度偏差。采用进度报告、现场巡查、数据分析等方式,获取准确的进度信息。例如,每周召开进度会议,由各施工班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3.2.2 偏差分析与调整
当发现进度偏差时,要及时进行分析,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如施工人员不足、材料供应不及时、设计变更等。根据偏差的原因和程度,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调整措施包括增加施工资源、优化施工工艺、调整施工顺序、延长工作时间等。例如,如果是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进度延误,可以与供应商协商加快供货速度,或者寻找替代供应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的协同优化
4.1 施工组织对进度管理的支持
合理的施工组织能够为进度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科学的施工顺序和流程优化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交叉干扰,提高施工效率,从而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良好的施工空间管理和资源调配能够确保施工的连续性,避免因施工空间不足或资源短缺导致的进度延误。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可以减少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因事故处理而影响施工进度。
4.2 进度管理对施工组织的反馈
进度管理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可以为施工组织提供反馈。通过进度跟踪和监测发现的问题,如施工进度缓慢、工序衔接不畅等,可以反映出施工组织中存在的不足。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施工组织策略,优化施工顺序、资源配置和施工流程,提高施工组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结论
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的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法,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组织策略等,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有效的进度管理方法,如进度计划制定、进度控制措施等,可以保证项目按时完成,满足业主的需求。同时,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的协同优化能够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在未来的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管理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改造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顺根.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J]. 江西建材 ,2021(23):281.
[2] 栗素梅 . 基于双代号网络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模型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 ,2021(09):68 - 69.
[3] 全力. 基于活动关键度与重要度的建设项目进度计划资源分配风险指标研究 [J]. 项目管理技术 ,2021,19(03):83 -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