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巧用教材
郭满琼
郴州市第二完全小学 湖南郴州 423099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如何以生为本,巧妙运用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语文;优化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巧妙的教材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意味着我们需要摒弃“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通过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我们可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最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确保他们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从而最大化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驱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源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或消极情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和成果。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同理心,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当学生表现出困惑、焦虑或挫败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克服学习障碍。同时,教师还应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采用生动的教学语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二、以生为本巧用教材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措施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涵
教材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基石,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精准把握其重点和难点,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透彻理解教材的文本内容,更要领悟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和教育价值。
例如,在讲解《春》这篇课文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朱自清笔下春天的美景,更要深入挖掘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季节的景色,让他们感受春天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春花烂漫,或者让他们记录自己家乡春天的变化,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落花生》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鼓励他们寻找身边的“落花生式”人物,并分享他们的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让语文教学更具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资源,其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兴趣、学习习惯、认知水平及个性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学生为本进行自主探究,是众多有效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探究诸葛亮的智谋和周瑜的嫉妒心理,以及这些性格特征如何影响了故事的走向。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诸葛亮为何能准确预测天气?”、“周瑜为何会中计?”等,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除了自主探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桂林山水》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的视频资料,或者邀请去过桂林的学生分享他们的旅行经历,以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在讲解《晏子使楚》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丰富课堂形式,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注重教材的拓展延伸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材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蓝本,更是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教材的拓展延伸,以此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不仅仅意味着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和细致讲解,更在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探索紧密结合,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以《红楼梦》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这部古典名著的节选章节时,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的分析,而应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对整部作品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全书,或者至少是相关的青少年版、精简版,同时提供阅读指南,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讨论书中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等,以此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拓展延伸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样化的文体和表达方式,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巧妙运用教材,优化课堂教学。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注重教材的拓展延伸等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时瑞涓.以生为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14).
[2]冉林玉.以生为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