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势下提高道路桥梁养护的措施分析

作者

王英锦

天津市静海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一分公司 天津市 301600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道路桥梁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促进区域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其地位愈发凸显。然而,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道路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诸如裂缝、露筋、腐蚀等病害,不仅会影响桥梁的使用性能,还可能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对道路桥梁进行定期的养护维修和必要的加固,对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性、耐用性和高效运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道路桥梁;养护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形势下,提高道路桥梁养护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道路桥梁养护存在的问题,包括养护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道路桥梁养护的措施,如完善养护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统一标准规范;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财政预算,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加强技术人才培养,重视专业教育与在职培训,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等。

1道路桥梁养护基本内容

道路桥梁养护对象包括路面、桥面、路基、桥梁结构及其附属设施等,养护内容涵盖该类工程的各个方面。从《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来看,道路工程养护内容主要包括道路检查、评价和养护对策制订,具体要求落实到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他路面、人行道、路基、道路附属设施等方面,旨在针对其中发生的病害进行修复、养护处理,操作中实践主体需要协同相关单位完成道路养护工程的检查、验收、养护状况评定,并确保所有养护工作在安全作业的条件下进行。从《道路桥涵养护规范》来看,桥梁工程养护中除实施检查、监测、评定外,还需要针对桥梁养护与维修、桥梁灾害防治与抢修、超重车辆过桥,以及涵洞检查、养护与维修等实施专项养护管理,并在实施期间做好配套的技术管理,如技术档案管理、数据库管理以及信息化管理等。

2道路桥梁施工养护管理问题

2.1路桥裂缝

裂缝属于路桥施工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以及网状裂缝等。横向裂痕的情况较为普遍,通常它们会穿过道路的全部,并且多数情况下,这些横向裂痕都和道路表面保持垂直。这种情况的形成可能源自于道路的横向建造方法不够科学,也可能源自于接口的处理方式的错误。相比之下,纵向裂痕的形成主要由外界环境引起,例如,道路基础长期被雨水淹没,并且道路的铺装存在质量问题,那么道路的压实程度就可能会降低,此时就可能会形成纵向的裂痕。如果出现了垂直的破损,那么道路和桥梁的负荷就会下降。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沥青的品质和黏合力不足,或者道路的结构压实程度不足,导致了网状裂纹的出现。这些裂纹都可被视为道路和桥梁的一种常见问题,一旦这些裂纹没有被及时处理,就可能对道路和桥梁的建设和运行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2.2路基沉降

除了裂缝问题之外,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基础的沉降问题非常普遍,会使得道路和桥梁的承重能力减弱,从而触发交通事故。一般的情况下,道路基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道路基础的压实程度不够,其次,道路基础的排水系统不够顺畅。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道路和桥梁建设过程中道路基础的压实程度必须超过85%,如果低于这个标准,那就意味着道路基础的压实操作并未达到标准。假设进行的是高填方路基建设,根据国家规定,压实程度必须超过95%,这个标准比一般的路基建设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在道路施工时,建筑工作人员必须特别注意道路建设的压实程度,并科学地调整道路的压实程度。如果道路的压实程度不达标,就可能引发道路的压缩变形和挤压偏移等问题,这将会降低道路建设的品质,并增加道路和桥梁建设的质量风险。另外,如果排水系统出现问题,将会削弱道路基础的承重能力。

3新形势下提高道路桥梁养护的措施

3.1构建质量控制体系

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保证道路桥梁施工及使用安全的关键,为了提升建筑物的质量管理,单位必须根据自身的施工经验,首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逐渐优化施工的标准化流程。同时,也需要关注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质量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处理策略,以便对员工的施工行为进行管理。另外,建筑工人必须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条款,进行标准化的建设活动,严格按照建设规范来完成建设流程,并尽力降低建设错误,这有利于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也有利于提升道路和桥梁建设的规范和标准等。此外,建筑单位还需要根据质量构建体系对道路和桥梁施工进行详细分析,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相关元素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能得到贯穿,这将有助于提高建筑单位道路和桥梁施工的质量控制水平。

3.2实施专题化培训、培育养护人才

运营单位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专题化培训方法,先由人事部、养护部门协同合作编制知识结构优化专题、专项技能拓展专题、职业素养提升专题,然后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以知识结构优化为例,应从交通行业、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道路桥梁工程养护三个层面编制内容完整的知识结构优化专题,然后通过专题讲解的方式辅助全员完善自身道路桥梁养护知识结构。以专项技能拓展为例,应从养护管理技术、养护施工技术两个方面编制专题,并通过线上平台化操作培训、线下现场施工培训提升其专项操作技能。至于职业素养提升,除常规的职业道德培训外,应结合规范对其实施专业术语与沟通技巧培训等,进而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全面、胜任力强的养护人才队伍。

3.3重视材料质量管理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材料的使用量较大,且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路桥的施工质量。因此,建筑单位必须注意到物资的品质监督。物资的品质监督任务相当复杂,这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不只是需要熟悉所有的建筑物资,也必须拥有相应的物资品质监督的知识和技巧,可以根据物资的特点和尺寸来实施品质监督,并且也必须精通所有物资的详细品质检验标准。在购买过程中,经营者必须对比多家,选择优质的材料,并在材料投入使用前对其品质进行检验,只有品质达标才能开始施工。在储存材料的阶段,经营者需要将其分类存放,并采取适当的防潮、防腐措施等,以防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

3.4加强对道路桥梁钢筋的保护

钢筋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需要从多个维度加大对道路桥梁钢筋的保护力度。第一,施工前必须对钢筋进行仔细的清洁和防锈处理,去除表面的污垢和锈蚀,并喷涂防锈剂或油漆,使其形成一层坚固的防护层。存放时,应避免潮湿环境,选择干燥通风的地点,以防止钢筋因环境湿度过高而受损。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操作规范,以免钢筋受到外力损伤或因施工不当导致变形、腐蚀。第二,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设置钢筋保护层,确保保护层厚度足够合理,并加强振捣工作,确保保护层的密实性,从而有效防止钢筋外露。此外,在钢筋表面涂覆隔离层,通过降低钢筋表面湿度,以提高其防水性和耐久性,有效减少有害离子的侵入。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提高道路桥梁养护至关重要。道路桥梁关乎经济发展与民众出行,当前面临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完善管理体制可明确职责、统一标准,确保养护高效有序。加大资金投入能提供物质保障,满足日常维护及技术设备更新需求。加强人才培养为养护注入动力,提升工作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姚远.市政道路桥梁养护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2):364-365.

[2]苏颖.道路工程道路桥梁设施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3):127-129.

[3]张文彪.道路桥梁养护中常见病害与维护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