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BIM 技术的道路桥梁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应用研究

作者

王力平

210321199508131422

一、引言

道路桥梁是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与方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然而,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于二维图纸和纸质文档,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容易导致沟通不畅、误解和错误,从而影响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

二、BIM 技术概述

2.1 BIM 技术的概念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化三维模型的信息技术。它不仅包含了建筑物的几何信息,如形状、尺寸、位置等,还集成了建筑物的物理信息,如材料属性、结构性能等,以及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管理信息。BIM 技术通过建立一个单一的、完整的信息模型,实现了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和协同工作。

2.2 BIM 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程建设行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BIM 技术在我国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大型道路桥梁项目已经开始全面应用BIM 技术,涵盖了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在设计阶段,利用 BIM 技术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和碰撞检查,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在施工阶段,通过 BIM 技术进行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在运营维护阶段,借助 BIM 技术进行设施设备管理和维护决策支持,提高运营维护的效率和水平。然而,BIM 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标准规范不完善、软件兼容性差、专业人才短缺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解决。

三、基于BIM 技术的道路桥梁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应用

3.1 设计阶段的协同管理

3.1.1 多专业协同设计

在道路桥梁设计阶段,涉及道路、桥梁、排水、照明、交通工程等多个专业。传统的设计模式下,各专业之间往往是独立设计,然后再进行图纸汇总和整合,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各专业之间的设计冲突和矛盾。基于 BIM 技术的多专业协同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可以在同一个三维模型平台上进行设计工作,实时共享和更新设计信息。

3.1.2 碰撞检查与设计优化

利用 BIM 技术的碰撞检查功能,可以对道路桥梁设计模型进行全面的碰撞检查。在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的构件可能会在空间位置上发生冲突,如桥梁的桥墩与地下管线冲突、道路的排水管道与照明设施冲突等。

3.2 施工准备阶段的协同管理

3.2.1 施工场地布置优化

在道路桥梁施工准备阶段,合理的施工场地布置对于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基于 BIM 技术,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信息,建立施工场地的三维模型。在模型中对施工临时设施,如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机械设备停放区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布置,并通过模拟施工过程中材料运输、机械设备运行等情况,对场地布置方案进行优化。例如,通过模拟材料运输路线,确保材料运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通过分析机械设备停放位置,避免机械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优化后的施工场地布置方案可以提高施工场地的利用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交叉作业和安全隐患。

3.2.2 施工资源管理

借助 BIM 技术,能够对道路桥梁施工所需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在BIM 模型中,录入各种施工资源的信息,包括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格、进场时间等。通过对模型中施工资源信息的分析和统计,可以合理安排资源的采购、调配和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短缺。

3.3 施工实施阶段的协同管理

3.3.1 施工过程可视化交底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的准确理解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施工交底方式多以图纸和文字说明为主,对于一些复杂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施工人员难以理解和掌握。基于 BIM 技术的可视化交底,通过三维模型和动画演示的方式,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直观地展示给施工人员。例如,对于桥梁的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通过 BIM 动画详细演示预应力张拉的步骤、张拉顺序、张拉力的控制等内容,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施工要求,提高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减少因施工人员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3.3.2 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利用BIM 技术可以实现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有效管理。在BIM 模型中,录入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相关信息,如质量控制点、安全风险点、验收标准等。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施工人员可以实时将施工质量和安全情况反馈到 BIM 模型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模型中的信息对施工质量和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例如,对于桥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将混凝土的浇筑时间、浇筑部位、混凝土的坍落度等信息录入到BIM 模型中,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这些信息,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监控。同时,通过对 BIM 模型中安全风险点的分析和预警,提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4 运营维护阶段的协同管理

3.4.1 设施管理与维护计划制定

道路桥梁建成投入运营后,需要进行长期的设施管理和维护。基于 BIM 技术,将道路桥梁的运营维护信息集成到 BIM 模型中,包括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数据、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记录等。通过对 BIM 模型中运营维护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制定合理的设施管理和维护计划。例如,根据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数据,及时发现桥梁结构的潜在病害,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根据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护周期,合理安排设施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道路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BIM 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全过程协同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在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运营维护等阶段的协同管理应用,BIM 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成本,保障道路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BIM 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标准规范不完善、软件兼容性差、专业人才短缺等。为了推动BIM 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广泛应用,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强标准规范制定、软件研发和人才培养,为 BIM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相信在未来的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BIM 技术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立凯 , 矫悦悦 , 常飞 , 刘占省 , 赵雪锋 . BIM 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建筑技术 ,2020,51(11):1297-1300.

[2] 肖 燕 武 . BIM 在 桥 梁 施 工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J]. 住 宅 与 房 地产 ,2021(03):216-220.

[3] 汪玉容 . BIM 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初探 [J]. 科技经济导刊 ,2021,29(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