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感”的培养策略研究
赵红
北京百汇演艺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 100020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很多中职学校积极开设舞蹈课程,希望通过该类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舞蹈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于学生舞感方面的培养。这简要介绍在中职学校中积极开展“舞感”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策略,对于舞蹈课程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舞感;培养策略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行,对于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为中职学校方面,要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宗旨,采取一系列较为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基本素养,同时也要向观众以更为精准的方式传达舞蹈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作为相关教师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对于舞蹈文化的内涵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1在中职学校中积极开展“舞感”教学的重要意义
1.1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感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而舞感则是舞者表达舞蹈内涵的重要基础。在中职学校中积极开展“舞感”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舞蹈所蕴含的美,从而更加深入地领略舞蹈艺术的魅力。通过“舞感”教学,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如何通过身体的动作、节奏和韵律来表达情感,使舞蹈表演更加生动、感人。
1.2有助于训练学生肢体灵活性
舞蹈不仅仅是身体的运动,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传递。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练习身体的协调性,提高肢体的灵活性。通过“舞感”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从而在舞蹈表演中展现出更为流畅、自然的动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注重“舞感”的培养,对于训练学生的肢体灵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中职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感”的培养策略
2.1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实现创新教学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舞感”,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应当清晰地认识到“舞感”培养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舞蹈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围绕“舞感”培养这一核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教师还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即兴舞蹈创作和表演,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技能和艺术修养。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观看优秀的舞蹈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舞蹈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增强他们的舞蹈鉴赏能力。
2.2合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舞感”,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一方面,可以依托学校现有的舞蹈教室、音响设备等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要确保这些设施得到充分地维护和更新,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舞蹈教学视频、舞蹈论坛等,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让他们接触到更广泛的舞蹈文化和知识。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舞蹈教师或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或指导,通过他们的经验和技巧分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艺术的内涵,提升他们的舞蹈水平。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舞感”培养,为他们的舞蹈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强化舞蹈实践与舞台表现力
在“舞感”培养的过程中,实践与舞台表现力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舞蹈实践与舞台表现力,中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组织定期的舞蹈实践活动,如校内舞蹈比赛、舞蹈工作坊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表演能力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表演中,从而加深对“舞感”的理解与掌握。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校外的舞蹈比赛和演出,这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舞蹈表演水平。同时,通过与不同背景和水平的舞者交流,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舞蹈技巧和表现手法,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舞蹈语言。最后,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舞台表现力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发现并改正表演中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舞台表现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学生的舞蹈实践与舞台表现力将得到显著增强,为他们的舞蹈之路增添更多的光彩。
2.4注重舞蹈理论与情感的融合教学
在培养学生的“舞感”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忽视舞蹈理论与情感融合的教学方式。舞蹈并不仅仅是肢体动作的简单展现,它更是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因此,教师们应当注重向学生们传授舞蹈理论知识,这包括但不限于舞蹈的历史背景、不同的舞蹈流派以及舞蹈编排的基本原则等,以便于他们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舞蹈艺术的丰富内涵。同时,教师们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舞蹈表演中,通过精心设计的舞蹈动作来传达他们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们可以设计一些情感表达的训练环节,让学生们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舞蹈创作,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每一个舞蹈动作之中,从而显著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这种舞蹈理论与情感的融合教学,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舞蹈的精髓,提升自己的“舞感”,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舞蹈艺术家。
结语
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一些较为合理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舞感。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基本舞蹈技能入手,引导学生对于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创造,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于学生舞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相信在广大舞蹈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舞蹈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人以及成才奠定坚实基础,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刘怡青.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舞感”的培养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4)
[2] 周永青.中职舞蹈教学中“舞感”培养策略探讨[J].尚舞,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