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真实情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玉峰

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 宁夏吴忠 751600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路径。真实情境教学法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积极探索,有效发展其核心素养。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紧扣化学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生活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天然载体。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化学现象,这些现象都需要教材中的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为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注入源源不断地动力[1]。

以“铁及其化合物” 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开篇,教师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一个生活化的 “家庭厨房与户外场景融合”的学习情境。学生佩戴虚拟现实设备后,仿佛真正走进了这个场景,直观地观察各种铁制品的变化。当学生的虚拟体验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在虚拟场景中我们看到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铁锅生锈的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铁锅生锈前后,其外观与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之后,为什么表面会变成红色?其中隐藏着哪些化学原理?”通过这些生活化现象,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效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促使其主动探究化学物奥秘。在新知识讲解环节,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补铁剂(含有硫酸亚铁等铁的化合物)的使用、红砖(含有氧化铁)的实际制作等实例,并依据这些实例,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服用补铁剂时,为什么医生会建议患者不要饮浓茶?”“红砖在烧制过程中,铁的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最终变成红色?”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互转化关系等核心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创设科技应用情境,拓展学生的化学学习视野

化学知识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环境治理、材料合成以及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有目的地创设科技应用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现代科技发展与化学知识的紧密联系,深入认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分析与解决化学问题,在分析与解决问题过程中构建系统的化学知识网络,拓展化学学习视野,发展化学核心素养[2]。

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自行车长期暴露在户外生锈、桥梁钢结构出现锈迹、手机金属边框氧化腐蚀的实拍视频与微观腐蚀过程动画,并提出问题:自行车车架上的锈迹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潮湿天气下金属更容易生锈?引发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腐蚀现象与电化学腐蚀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学生直观认识化学知识在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视频中自行车链条涂油、车架喷漆后腐蚀速度明显减慢,这些防护措施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若在铁制品表面镀锌(白铁)或镀锡(马口铁),当镀层破损后哪种更能保护内部金属?通过对比不同防护方法的作用机制,让学生深入理解原电池原理在金属防护中的具体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历史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历史探究情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溯化学知识探究史,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体悟知识发现过程,又可以激发其对相关观点的思考,高效培育科学思维。因此,高中教师要创设化学历史探究情境,带领学生梳理探究史实,使其感受科学家的质疑、创新精神与研究严谨性,切实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出早期观点:“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并提出问题:当时人们为何会用 “氧” 来定义这类反应?结合当前所学的物质反应规律,你认为这种观点全面吗?引导学生初步思考,激活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然后,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推导与验证过程。通过微课视频,学生会发现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Zn+CuSO4=ZnSO4+Cu )中,没有氧的参与,但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同时,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H2+Cl2 点燃 2HCl)也无得氧失氧现象,却同样有化合价变化,这些反应均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早期观点相矛盾。这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进而引出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最后,教师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平台,组织学生模拟 “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探究实验”。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思考减少误差的方法,有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合理运用,对于化学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地、化学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合理创设生活化情境、历史探究情境以及科技应用情境,引导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与探索,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其科学思维以及核心素养,从而推动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冒秀凤 . 真实情境下高中化学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4(27):107-110.

[2] 刘志勇 , 张何林.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以“从航空母舰认识金属材料”为例 [J]. 云南化工 ,2024,51(6):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