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背景下县域中职学校班主任“ 智慧育人” 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索

作者

王磊 李民珉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225600 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225652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已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作为培养基层技术技能人才重要基地的县域中职学校在数字化背景下育人工作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在此情境下,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与学生培养的核心力量,其“智慧育人”能力的提升成为县域中职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关键命题。这不仅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直接影响着县域中职教育的质量与竞争力,对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字化时代下县域中职教育的转型新方向

数字化技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更加广泛的方式融入教育之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改变了知识传播途径及人获取知识的方式,消除了教育资源的空间壁垒和时间束缚,打开了教育教学空间新格局。在县域中职教育领域 , 学生在数字化背景下形成了新的学习习惯、认知方式与价值观念,他们对互动性、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有了更高期待。随着数字化产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数字素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使制订育人目标并调整育人方式成为县域中职学校亟须思考的问题,班主任作为连接学校与学生的关键纽带,其育人能力能否适应数字化变革,直接决定了中职教育能否有效回应时代需求。因此,“智慧育人”成为县域中职学校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道路,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教育转型的新方向。

二、数字化背景下县域中职学校班主任智慧育人能力提升现状剖析

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县域中职学校班主任而言,尽管其已进行了依托于数字化工具构建智能管理体系、集成化平台录入学生多种数据生成成长报告以识别异常情况、通过数字化模块处理班级事务并利用数据驾驶舱进行决策的应用尝试,并从经验型管理走向数据型管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相当大的难度。部分班主任没有充分发挥出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学生的行踪轨迹分析还不够深。数字教学手段多采用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超星学习通”等平台进行讲授,动画视频穿插讲解知识点,利用平台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通过平台互动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平台功能的发挥还不完善,数字教学手段下的线上讨论和小组协作项目组织工作缺乏一定的整体性思路,难以持续提升学生参与度。通过学习平台、心理测评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跟踪分析形成学生的画像,进行个性化指导,但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完整性不足的问题,大数据分析还不够准确,不能更精准地形成个性化方案。而且部分班主任对数字化认识水平不够高,不能够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手段,从而影响数字化条件下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在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增强竞争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数字化背景下县域中职学校班主任智慧育人能力提升的多元实践路径

(一)搭建智能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

学校教师可以采取数字化的方式建设中职班主任智能班级管理。具体而言,可部署一体化平台,完成学生基础信息、学业成绩、考勤情况、奖惩情况等信息的采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学生的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后生成学生的行为轨迹分析报告和学生成长发展报告,实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情况、行为习惯等方面情况的精准判定。利用班级事物数字化管理模块,把值日安排、物品申请、活动报名、家校沟通等班级日常事务上移到线上平台,为班级的事物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班主任可以通过数据驾驶舱实时查看班级运行情况,即时掌握学生的出勤规律、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互动次数等情况,结合AI 算法的管理建议,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将经验式管理转变为数据驱动式管理。使用数字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数字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在线教学平台的合理运用,能为中职课堂注入新活力。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根据教学情况使用多媒体课件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用图片、视频或者动画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并且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讲解机械原理类课程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通过播放一些相关的机械零件运转的动画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其中的工作原理,相比于老师对着课本来进行讲解会更加容易让人接受。同时班主任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去开展一些有关的线上活动来丰富班级的学习氛围。比如,“超星学习通”、“学堂在线”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名校名师的公开课,还有专门面向中职学生的技能训练课程等,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拓宽知识面。

(三)开展个性化指导,助力全面发展

利用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特点和需求,是开展个性化指导的基础。班主任可利用学习平台、心理测评系统等获取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心理状态数据等,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进行多种画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所在、学习方式及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指导,如学习基础薄弱型学生制定针对性的补习计划。为具有特殊兴趣爱好的学生群体制定相关的拓展资源。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可以借助于职业测评工具和行业发展数据等对学生进行职业相关的认知和引导,依据自身的优势来设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个性化指导,满足学生们的差异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在数字化时代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在数字化背景下,县域中职学校班主任“智慧育人”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通过运用数字教学手段、开展个性化指导,能够推动县域中职学校班主任育人工作由原来的人文性朝着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转变。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与育人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育人模式,为培养适应数字化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根基,推动县域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晓丽 . 数字教育背景下中职班主任数据素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J]. 时代人物 ,2023,(34):183-185.

[2] 姚燕芬 , 张纯 , 叶勇平 . 数字化时代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12):16-18+34.

[3] 郑强 . 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提升县域中职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实践研究 [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33):155-157.

本文系 2023 年扬州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县域中职学校建设高质量班主任队伍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jhkt2023037)的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磊(1994—),男,硕士研究生在读,讲师,高级管理会计师、理财规划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财经商贸类职业技术教育。

李民珉(1995—),女,大学本科,理学学士,主管护师、育婴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医药卫生类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