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新闻传播机制与受众认知研究
陈映雪
当涂县融媒体中心 243100
引言
数字媒介技术在当下迅猛发展,推动了新闻传播格局深刻变革,短视频新闻凭借时长短、节奏快、视觉化特点成为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算法推荐系统的广泛应用让新闻传播呈现个性化、精准化特征,受众在享受定制化信息服务时,面临着认知碎片化信息茧房等挑战。短视频新闻传播机制复杂性体现在技术驱动内容、生产平台分发和用户接受多重维度交互作用中,受众认知变化涉及注意力分配信息加工情感反应等多个层面形成独特认知影响机制。
一、短视频新闻传播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算法推荐系统的核心驱动作用
算法推荐系统是短视频新闻传播的技术内核,会通过多维度数据采集和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用户兴趣图谱[1]。系统依据用户行为轨迹、停留时长、互动频次等行为数据,再结合内容特征标签、情感分析参数、语义权重系数,形成动态化的用户画像体系。推荐算法采用协同过滤与深度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以此实现内容与用户之间的精准匹配,流量分配机制遵循“冷启动 - 热度积累 - 指数传播”的三阶段分发逻辑,通过实时调整内容权重与曝光优先级,构建差异化传播路径。
(二)内容生产模式的结构特征
短视频新闻内容生产展现出,用户生成内容和专业生产内容深度融合的混合化特点。用户生成内容依靠去中心化的创作机制,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场景化表达来满足多样化信息需求,专业生产内容着重强调权威性以及深度解读,在垂直领域起到引导作用。内容结构运用时空压缩叙事策略,把复杂事件浓缩成核心信息点,借助“钩子 - 主体 - 升华”的三段式框架达成快速信息传递 [2],多模态融合技术整合视觉、听觉、文本等符号系统,营造出立体化的叙事体验。
(三)平台分发体系的运行逻辑
短视频新闻平台分发体系构建起中心化推荐和去中心化扩散并存的双轨传播架构。中心化分发依靠算法引擎来做内容筛选和用户匹配,从而形成个性化的信息流推送,去中心化扩散借助社交网络关系链达成内容的病毒式传播,让用户成为信息传播的节点与放大器[3]。跨平台联动机制打破单一平台存在的流量壁垒,通过内容同步分发和用户数据共享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分发系统整合反馈循环机制并依据用户互动数据动态调整分发策略,形成“分发 - 反馈 - 优化”的闭环传播生态。
二、受众认知模式的演化特征
(一)信息获取行为的结构性转变
短视频新闻环境促使受众信息获取行为从传统被动接受模式向主动筛选模式转变。受众在算法推荐机制引导下,形成基于个人兴趣偏好的信息搜寻策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互动行为主动参与内容筛选过程,线性阅读习惯逐渐被跳跃式浏览模式所取代。受众依据视觉显著性与情感共鸣强度快速判断信息价值,多元验证行为成为受众应对信息不确定性的重要策略,通过跨平台比对多角度求证等方式构建相对完整的认知图景。
(二)认知负荷管理的适应策略
受众在面对短视频新闻高频信息输入情况时,发展出一套复杂认知负荷管理机制来应对信息过载挑战。认知防御机制借助注意力阈值设定和选择性暴露策略,有效过滤冗余信息并聚焦关键内容,快速决策模式依据启发式判断原则,利用情感线索、权威性标识、社会证明等认知捷径实现高效信息处理。认知资源分配呈现“浅层扫描 - 深度聚焦”双重策略,在保持信息广度覆盖同时对特定领域内容深入加工。受众还发展出时间分片管理技能,把碎片化时间和不同类型信息需求进行匹配,形成适应移动场景的认知效率优化机制。
(三)社会认知结构的重构过程
短视频新闻传播对受众的社会认知结构进行了重塑,算法推荐强化了群体认同的圈层化这个特征。相似兴趣的用户在算法引导之下形成认知共同体,通过内容共享和观点交流来巩固群体边界,观点极化现象在回音壁效应的作用当中得到放大,受众接触信息的同质化程度有了显著提升,差异化观点的暴露频率也就相应降低。社交验证机制在短视频环境里发挥着更加突出的作用,点赞数量、评论热度、转发规模等社交信号成为受众判断信息可信度的重要依据。认知偏见在群体极化与社交验证的双重作用之下得到强化,确认偏误、可得性偏误等认知陷阱更易在短视频传播里被激活,影响受众对社会现实的客观认知。
(四)短视频新闻的认知影响机制
短视频新闻传播机制会给受众认知带来深层次、重构性影响。“黄金三秒”法则以认知神经科学理论为依据,借助视觉显著性刺激,在极短时间里完成注意力锚定和信息植入。碎片化信息传递模式强化了浅层认知加工,并促进快速信息筛选能力发展,不过这会削弱受众深度思考能力。多感官刺激通过神经递质调控建立起情感依附与认知偏好之间的关联,情感传染效应在社交网络当中被放大进而形成情感驱动的信息选择偏好,算法推荐和用户认知的互动反馈循环强化了认知偏见固化的过程。
结语
短视频新闻传播机制正在深度演化,这逐渐重塑数字时代媒介生态和公众认知模式。由算法推荐系统、混合内容生产模式与双轨分发架构构成的传播机制,显著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推动受众认知模式从被动接受向主动筛选转变,还催生了复杂的认知负荷管理策略。但是,“黄金三秒”法则与情感共鸣机制在提升传播效果时,强化了浅层认知加工模式,也削弱了受众深度思考的能力,算法推荐和用户认知的互动反馈循环,固化了认知偏见,加剧了社会认知结构的圈层化趋势。短视频新闻传播机制和受众认知的复杂互动,需要在技术创新和认知发展之间寻求平衡。
参考文献
1. 段海 .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融合传播机制探究 [J]. 中国报业 ,2025(10):70-71.
2. 董宁 . 短视频新闻的叙事策略及其对受众认知的影响研究 [J].声屏花 ,2024(11):0025-0027.
3. 张景涵 . 社交化媒体环境下短视频新闻传播路径探究 [J]. 传播力研究 ,2025,9(1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