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实践对策研究
杨晓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幼儿园 150411
摘要: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中,幼儿园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觉性,将安全意识深深植根于每一个细节之中。从日常的教学活动到幼儿的饮食起居,从园区的环境设施到应急处理预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确保安全管理的全面覆盖与无缝衔接。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管理;实践策略
通过不断强化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并有效培养幼儿自身的安全意识,我们能够显著改进幼儿园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能够打造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幼儿教育环境,还能够切实提升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一、幼儿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站位的忽视
教师在幼儿活动中的站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乎到监护效果和对安全隐患的预判能力。理想的站位应呈现出一个最大视角的三角形布局,确保每位幼儿都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特别是要密切关注那些危险区域、游戏难点以及需要重点指导的位置。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站位不当,教师往往难以及时预见并有效干预潜在的风险。
(二)幼儿的不良习惯
幼儿的不良习惯常常成为安全事故的潜在诱因。因此,教师需时刻保持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幼儿存在不当行为,应立即予以纠正,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模拟演练等手段,有效提升幼儿的安全警觉性。例如,曾有幼儿因同伴坐姿不当而绊倒受伤,这一事件再次强调了日常行为习惯管理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应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要传授安全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实践对策
(一)施行安全有效举措
尽管许多幼儿园的管理者和教师在理论上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日常工作繁重,他们可能难以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安全教育的实施频率和深度往往未能达到培养教职工及幼儿长期安全习惯的标准。
为确保幼儿园全体成员深刻认识安全问题,幼儿园应每学期初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理论学习,重申“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核心思想。与每位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他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角色和职责,通过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竞赛,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幼儿园应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纳入各关键岗位成员,确保紧密协作和信息流通。通过全面审视并更新安全制度,详尽列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条款,确保操作具体性和责任明确性。此外,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所有安全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及时更新。在具体的安全措施上,幼儿园应涵盖人防、物防和技防多个层面。例如,设置警卫和安全巡查加强人防,利用围栏和闭路电视强化物防,安装安全报警系统提升技防。对于幼儿的饮食安全,实施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查和园长陪餐制度是保障幼儿饮食安全的关键。全面的安全培训,包括传染病防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及安全急救等内容,是提升师幼自护能力与应急反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强化安全教育引导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家长和教师的严密监护之下,这种保护虽然确保了他们的即时安全,却也无形中削弱了他们对潜在危险的警觉性。由于缺乏应对实际安全问题的“疫苗”,幼儿在遭遇突发状况时往往手足无措。
例如,在“拐骗测试”中,不少幼儿轻易地被陌生人以简单理由带走,有的甚至在到达新地点后才感到害怕;而那些留在教室的幼儿,也并非因为安全意识强,而是因为他们过于专注游戏,没有注意到门口的陌生人。幼儿的认知和注意力发展特点使得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注意。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学习兴趣和参与感,教师应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模拟实践活动是幼儿园安全教育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火灾逃生演练,教师可以向幼儿传授火灾发生时的基本应对原则,如保持冷静、低姿态迅速撤离等。同时,利用无害的烟雾机模拟烟雾环境,让幼儿亲身体验如何从教室安全撤离到指定地点,并学会使用简单的消防工具及在烟雾中保护自己的方法。避免踩踏的演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模拟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突发紧急事件(如停电)来训练他们如何有序疏散,并教授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基本行为规范,如保持队形、手拉手、听从指挥等。
(三)提升幼儿防护能力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应当将安全教育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以确保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例如,为了深化幼儿对安全的认识,并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园可以创新性地开展“小小安全排查员”活动。这一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对班级和整个幼儿园的安全排查中来。通过担任这一角色,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还能在亲身实践中深刻理解到安全的重要性。在担任“小小安全排查员”的过程中,幼儿会细致地观察班级和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他们会关注教室内的电源插座是否遮挡完好,门窗是否关紧锁牢,玩具和设施是否摆放稳固等。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不仅让幼儿对安全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还能够在他们的心中种下安全意识的种子,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安全,学会自我保护。同时,这一活动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排查过程中,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判断哪些因素可能带来危险,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识别风险,避免受到伤害。通过“小小安全排查员”这一活动,幼儿园不仅能够在幼儿心中树立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安全中前行。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家长将幼儿送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保障幼儿的安全就成为幼儿园及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为确保这一使命的圆满完成,幼儿园必须不断探索和完善安全管理策略,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这要求幼儿园不仅要制定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还要加强日常的安全巡查和监督,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忽视。
参考文献:
[1]张莉.幼儿园班级一日活动安全管理常见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姜学艳.中国学前教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