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拓展训练实践路径探究
李国富
武警警官学院 610200
引言
现如今社会,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体育则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所以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拓展训练是把挑战性、团队合作和个人成长等要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正好符合了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怎样才能将拓展训练科学有效的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去,这又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1 拓展训练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1 拓展训练的定义
拓展训练是把身体活动做为主体,把心理挑战做为主干,把人格完善作为目标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它源自于外展训练(OutwardBound),注重在一定的环境中和团队间互动,用有挑战的任务来促进参与者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发展。在高校体育环境中,拓展训练被纳入到体育课程中去,成为了培育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心理韧性和创新意识的途径。其核心就是“在体验中学,在反思中长”,重视个人和团队在面对挑战时的行为表现以及心理的变化,从而达成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同步提升的目的。
1.2 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训练具有体验性、反思性、团队性、挑战性这四类特点。体验性注重亲身参与、亲身感受,排斥纯理论的灌输;反思性强调活动结束后分享、总结、指导,促使经验内化、升华;团队性几乎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大家的合作来完成,突出角色分配、沟通合作、信任建立;挑战性是指任务的设计常常超出个人的舒适区域,以求激发潜能、锻炼逆境应对能力。这些特点就是拓展训练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的特点,也是拓展训练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补充。
2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存在着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问题。课程设计缺少分层目标、递进式能力培养的框架,项目选择随意性大,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很好地对接。在落实中存在部分老师重活动组织,轻心理引导与反思提炼,训练停留在表面活动,难以达到深层次的素质提升。课程评价大多数重视出勤率、参与度,缺少对沟通能力、领导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测量工具与评价机制。
2.2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拓展训练师资专业水平以及数量上的配备,已经成为阻碍拓展训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大部分教师都是传统体育教师转岗或者兼任的,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冒险教育理论的系统培训,所以无法进行充分引导,对训练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及团队动态难以应对。并且,绝大多数高校没有专业的拓展训练师资,兼职教师流动性大,专业发展路径不明,缺少持续的培训和认证机制,直接导致课程实施的专业性不高、教学创新能力不强。
2.3 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
安全保障是拓展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很多隐患。部分高校对场地设施、器械装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测流程不规范,有设备老化、保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教师的安全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差距大,缺少系统的安全预案和演练。学校方面也没有建立起活动前的评估、活动中的监控、活动后的追踪等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缺少对学生的体质差异、心理承受能力的筛查与重视,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或者心理创伤。
3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实践探索
3.1 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与实施
应当建立起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把拓展训练项目按照心理素质、团队协作、领导力等等维度去分类整理,形成基础课、进阶级、高阶级三个课程模块。课程实施时要贯彻“体验- 反思- 迁移”的闭环教学法,加强对引导员在反思环节的专业引导,让学生把活动经验变成可迁移的、生活的和学习的能力。并创建多元评价体系,借助过程性记录,团队互评,个人反思报告等,全面展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
3.2 拓展训练场地与设施建设
高校要按照拓展训练项目的特性以及安全要求去做好专门的场地规划及建造工作。可利用校园内的自然和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建设高空类、地面类、水上类等不同固定挑战项目,以及可以灵活移动的模块训练装置。所有的设施都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实行严格的一天两查一保养更新制度。建议多建设一些室内外都可以开展活动的场地,这样可以在遇到天气变化的时候保证课程连贯并且安全。
3.3 拓展训练师资队伍建设
应着力打造专业化、师资稳定化。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办法,逐渐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校外专家为辅的师资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去参与体验教育,冒险教育,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培训和资质认定,来改进教师们的课程开发,活动引导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创建校际师资共享和教研交流的制度,促使教学经验可以不断累积、创新。
3.4 拓展训练安全保障措施
创建“预防 - 监控 - 应急”的安全保障三要素。从预防上建立活动前健康筛查、风险评估制度,严把项目方案、安全预案关;从监控上实行活动中安全观察员制度,配有相应的医疗急救设备和人员,依靠技术手段实现即时监督;从应急上建立完备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师生应急演习。学校给学生买专项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学校,老师,学生三方责任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拓展训练在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教育目的。
结语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的实践路径探索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要从课程设置,场地建设,教师培训以及安全保障等多个角度去实施推进。只有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打造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创建起规范化的场地设施,并且完善起全方位的安全机制,才能切实地提升拓展训练的教育质量,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载体。
参考文献
[1] 陈涛,赵婷.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优化策略研究[J].运动精品,2024,43(7): 13-15+19
[2] 房庆琛.拓展训练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影响分析:以齐鲁师范学院为例 [J].新体育,2024(1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