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刘晓明

安仁县第二中学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 423600

引言

情境教学法,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促进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文字内容变得更加灵动鲜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运用语言技能,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在情境中解决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培养其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情境中的文学欣赏和文化体验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和传承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鉴赏文学作品和传承中华文化的能力 , 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而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 , 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 ,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难以得到激发。情境教学法是改善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中使用情境教学法 , 能够营造鲜活灵动且能够触动学生情感的情境 , 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 提高学习效果。把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等紧密联系起来。

2 高中语文教学问题

2.1 教学方法单一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应呈现多元化与个性化,以迎合时代的发展趋势。然而,反观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教学模式单调是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限制,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难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很难有所改观,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状态非常被动,缺乏创新与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虽然一些教师能够在教学环节积极贯彻新课标理念,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但是应用意识相对不足,未能深入利用其优势开展教学,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效率低下。

2.2 每一个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足

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因为一些教学进度、升学压力教师有时候难以关注到每位每一个学生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良好体现,课堂参与度、学习积极性都持续地走低,在教学氛围下逐渐对语文有畏难情绪,最终形成了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让独立思考意识日渐淡薄面对教师提问时很多时候态度消极敷衍应付。课堂讨论活动因缺乏引导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学生发言内容呈现出高度趋同性难以激发创新性思维。还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积极性,阅读没有深入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停留在浅层次水平。写作训练学生套用固定模板致使作品千篇一律,不仅缺乏个性化也没有体现创新思维,除此之外一些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明显不足,让学生在公开场合表达紧张、怯场等心理障碍。

3 新课标的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分析

3.1 强调情境的正面作用,激发学生自主意识

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对其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相反,它会压制学生的好奇心,抑制他们的创造性。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最后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势,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特别是在目前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情况下,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良好环境,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老师需了解其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师生角色变化。

3.2 完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引导与激励作用

开展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语文情境教学,也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构建与之匹配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其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要针对深度学习成果细化评价指标。一是知识掌握,考查学生在情境中对语文基础知识及文本深层内涵的理解程度;二是思维提升,看其在情境中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是否得到发展;三是实践应用,关注学生能否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另外,对情境参与度、情感体验等方面也应设定具体指标。其次,教师要适当增加过程性评价,不能仅看最终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在情境探究、体验中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和创造性,如课堂发言、小组合作贡献等。同时,定性与定量评价相辅相成,用分数等量化形式体现部分成果,也用评语等定性描述概括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综合表现,如此构建起完善的评价体系,助力学生深度学习的达成。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自评能促使他们反思自身在情境中对知识的理解、思维的发展等情况。

3.3 开展班级辩论,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从组织好一句话再到表达心中所想,是语言从建构到应用的过程。辩论不仅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活动,也是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准确运用的重要活动。通过对问题的辩论,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正反两方的问题表述,也是启发学生辩证思考的契机。

3.4 创设生活情境, 使表达更贴切

将语文教学与学生日常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 ,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并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生活的学科 , 而是紧密联系生活、如影随形的亲密伙伴 , 这才是创设生活情境的核心所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的不少课文 , 为我们创设生活情境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 老师们应当巧妙运用, 引导学生架起一座沟通生活与语文的桥梁。

结束语

总之,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探索实现情景教学的课堂新样态成为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需要教师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出发,建立语文学习、现实生活与学生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具体的任务、活动或问题场景中进行学习,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 , 才能让高中语文教学有声有色, 效率更高,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仁静 .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情景教学的策略探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8):109-111.

[2] 杨大为.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景教学的策略[J]. 智力,2023(15):52-55.

[3] 曹玲.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景教学[J]. 学周刊,2023(16):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