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无线电视发射台站网络信息安全应急能力建设

作者

常霞

内蒙古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中心706 台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8

1. 前言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享受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带来方便的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也存在着个人隐私或国家秘密信息资料泄露的安全隐患。尽管已经提升了防火墙、服务器的防护能力,但仍防不住信息泄露的危机。黑客病毒时刻危害着计算机网络环境。因此,计算机网络利用得当就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获取更大的利益与便利。反之,危害不可估量。所以要提升无线电视发射站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能力,建立和完善站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培养广大职工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信息系统安全操作技能。才能保障无线电视发射站的安全播出。

2. 无线电视发射站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无线电视发射站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本质是 “技术滞后”“管理缺失”“外部威胁升级” 三者叠加的结果,一方面,站信息网络架构、设备系统存在先天安全缺陷,且更新迭代缓慢。另一方面,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导致漏洞被轻易利用,进一步加剧了风险。这些隐患可能引发信号中断、数据泄露、恶意干扰等严重后果,威胁广播电视传播安全与社会稳定。

2.1. 计算机设备与系统安全存在漏洞与缺陷

目前,我国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并不代表不会出现任何纰漏。计算机本身开放性就比较强,操作系统版本老旧,补丁更新滞后,且长期不安装安全补丁,导致系统存在大量已知漏洞(如永恒之蓝漏洞),易被勒索病毒攻击,所以在信息办理、传输储存过程中就容易被物理因素打断、干扰导致信息的传输失败和泄露。

2.2. 黑客攻击等人为因素的破坏

由于黑客病毒将网络上传播,造成网络环境的日益恶化。更有的黑客侵入他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盗取信息、破坏系统文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黑客病毒不仅传播速度快、破坏力极强,经常导致电脑系统和网络瘫痪。给国家和个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2.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不足

站计算机设备数据无加密,服务器或运维终端存储的信号日志、重要参数多以 “明文” 形式保存,若设备被物理接触(如运维终端被盗),攻击者可直接读取敏感数据。

站重要数据无备份,部分站未建立 “异地备份” 或 “加密备份”机制,仅依赖本地硬盘备份,一旦遭遇勒索病毒攻击(如文件被加密),将导致历史数据丢失,无法追溯设备故障原因。

隐私数据容易泄露,站运维管理系统中存储的 “人员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排班记录” 等隐私数据,若系统存在 SQL 注入漏洞或权限管控不严,可能被内部人员泄露或外部攻击者窃取,引发隐私安全事件。

2.4. 管理体制不完善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落后

无线电视发射站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管理体系比较单一,管理模式和结构都会影响站信息管理质量。计算机的信息传输和管理方式是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性要求,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配置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对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要求,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出现信息安全问题。

运维人员 “重业务、轻安全”,站核心运维人员的工作重点是“保障信号不中断”,对信息安全重视不足,认为 “只要设备正常运行,网络安全无关紧要”,例如:收到钓鱼邮件后随意点击附件,或在公共网络环境下远程登录站内网。

多数运维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 “网络安全培训”,不具备识别钓鱼攻击、排查病毒感染、应急处置漏洞的能力,例如:发现设备异常后,仅重启设备而未排查是否存在恶意入侵,导致攻击持续发生。

3. 无线电视发射站网络信息安全应急能力建设

应构建快速响应的 “安全闭环”,网络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与破坏性,需建立 “预防 - 监测 - 处置 - 恢复 - 总结” 的应急响应体系,提升事件处置效率,降低损失程度。

3.1. 组建专业应急响应团队

明确应急响应团队的组成与职责,成员应涵盖网络、系统、应用、法务等多领域人员,同时聘请外部安全专家作为技术支持。团队需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明确事件分级标准(如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别重大事件)及对应的响应时限与处置权限,确保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启动响应。

3.2. 加强无线电视发射站网络信息安全培训

定期对站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不仅培养信息系统安全操作的业务能力,还要加强思想教育,要让广大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严谨用手机拍摄和传输站重要信息和文件,或者传播网上不良信息。使职工们了解和重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泄密的危害。

3.3. 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应急措施与恢复机制

建立和完善无线电视发射站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急机制,组建站信息安全应急小组,设立应急联络机制、应急预案等,并储备应急设备、工具和备用元器件。针对常见信息安全事件(如勒索病毒攻击、数据泄露、系统瘫痪),制定专项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步骤、责任人员及资源调配方案。当发生勒索病毒攻击核心计算机系统时,需立即隔离受感染终端、切断攻击链路、恢复备份数据,并配合法务部门开展证据固定与溯源分析。同时,建立站业务恢复优先级机制,优先恢复安全播出核心业务系统,最大限度减少对站播出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

3.4. 强化事后总结与持续优化

在每次站信息安全事件处置结束后,需组织复盘会议,分析事件起因、处置过程中的不足及经验教训,形成复盘报告纳入知识库。填报事件处置报告,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复盘结果,优化应急预案、升级安全设备、加强针对性培训,实现 “以战促防” 的持续改进闭环。

4. 结语

为了有效地提高无线电视发射站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应加强站职工信息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提高站技术人员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规范站网络信息事件响应和应急处置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无线电视发射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才能更好地确保无线电视发射站的播出安全。

作者简介:常霞(1975 年 11 月—),女,汉族,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