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分析
郭大伟 李菲 司翊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0021 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省 保定市 071000 衡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省 衡水市 053000
一、引言
在核技术应用与核工业快速发展、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数量逐年递增且其职业健康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如何依据非医疗机构辐射管理特点强化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保障其防护安全,成为放射卫生重点。为此开展对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放射防护培训等多方面情况明确管理侧重与薄弱环节,以完善监测机制、管理模式,构建健全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体系,保护职业人群健康。
二、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此次调查以全省 938 家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为对象,任务由各市疾控中心承担。调查涵盖单位基本信息、放射性危害因素相关情况、防护培训、危害因素检测、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及防护设备配备等内容。依据职业照射及监测对象类别,这些单位分为 9 类,从中随机抽取工作场所开展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内容包含工作场所辐射水平、表面放射性污染和氡浓度。
( 二 ) 研究方法
为确保调查数据精准可靠,在编制调查表时,严格遵循客观真实原则,对每一项数据填报都设定清晰规范,要求如实填写,杜绝主观臆造与虚假信息。同时,依据不同的检测场景与对象,严格依照一系列国家标准开展检测工作。如依据 GB 18871—2002 把握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准则;按 GBZ 117—2022 规范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检测流程;遵循 GBZ 125—2009 落实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检测要求;参照 GBZ 127—2002 开展 X 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检测,以此保障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三、结果
(一)调查结果
1. 基本情况调查
本次共完成 938 家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调查,覆盖全省 11 个地市及定州、辛集、雄安新区。其中核仪表 306 家,宠物医院246 家,工业探伤173 家,行包检测仪158 家,金属矿山18 家,非医用加速器 12 家, γ 辐照装置 9 家,密封源测井 9 家,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 家,其他6 家。
2. 职业健康管理情况
调查我省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单位在岗职工共有 466138 人,其中放射工作人员 8443 人。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共有 6202 人,个人剂量监测率为 73.5% (不计算豁免级别的行包检测仪机构放射工作人数 1779人,个人剂量检测率为 92.4%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共 5745人,职业健康检查率为 68.0% ;放射防护培训共 6170 人,培训率为73.1% 。
全省 938 家工作单位中,有 405 家配备了辐射防护检测仪,占比43.2% ,共配置辐射防护检测仪表 841 台;有 501 家配备了个人剂量报警仪,占比 53.4% ,共配置个人剂量报警仪 2375 台;有 602 家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占比 64.2% ,共配置个人防护用品 3152 件。
(二)工作场所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我省共完成 110 家工作场所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其中 ΨΨ 辐照装置 1 家,加速器 4 家,行包检测仪 36 家,非铀金属矿山 5 家,工业探伤 19 家,核仪表 25 家,密封源测井 1 家,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1 家,宠物医院18 家,检测结果均合格。
工作场所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中,工业探伤 X/γ 周围剂量当量率有 8 个点位测量值大于 2.5μSv/h ,均属于移动探伤控制区边界处测得,符合 GBZ 117-2022《工业探伤放射防护标准》;行包检测仪 X/γ 周围剂量当量率有 1 个点位测量值大于 2.5μSv/h ,在行李包检测仪入口正面外 5cm 处测得,满足 GBZ 127-2002《X 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要求;核仪表 X/γ 周围剂量当量率有 11 个点位测量值大于 2.5μSv/h ,均属于距离含密封源仪表 5cm 处且距源容器外表面 1m 的区域内很少有人停留,符合 GBZ 125-2009《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相关要求;密封源测井 X/γ 周围剂量当量率有6 个点位测量值大于 2.5μSv/h ,中子周围剂量当量有 20 个点位测量值大于 2.5μSv/h ,均在源罐表面 5cm 处测得,符合 GBZ 118-2020《油气田测井放射防护要求》的相关要求;动物 ΔX 射线装置 X/γ 周围剂量当量率有 53 个点位测量值大于 2.5μSv/h ,依据 T/ACEF 117-2023《动物X射线诊断辐射防护与安全要求》,具有短时、高剂量率曝光摄影程序(如DR、CR 等)的设备在检测时,机房屏蔽体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 25μSv/h ,以及其他放射诊断职业照射不超过 2mSv/a 的要求,或参照 GBZ130-2020《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相关要求,评估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标准要求,检测结果合格。
四、结语
2024 年职业健康管理调查表明,放射防护培训率各地不一,个人剂量检测率升幅大、职业健康检查率增幅小,未开展监测体检的多集中在特定行业。其中,部分因豁免管理或行业新兴致辐射安全管理薄弱,部分因管理层意识淡薄。放射防护设备配置率低,动物 X 射线装置机房防护未达最优化。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存不足,动物 X 射线装置相关问题突出,检测率低且职业健康管理堪忧。行政部门应将其作为重点,加强培训宣传提升人员素养与守法自觉,完善监管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法规建设提升监管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朱卫国 , 侯长松 , 佟鹏 , 等 . 我国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辐射防护现状分析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1,41(4):282- 287.
[2] 郭丽丽 , 徐计宏 , 郑丽仙 , 等 . 山西省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分析 [J]. 中国辐射卫生 ,2024,33(1):92- 95.
赵徵鑫, 王强, 曹承建, 等. 杭州市部分非医疗机构辐射水平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21,30(1):59- 62.
基金项目 ( 课题 ):卫生健康委、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及人员健康管理研究、20231185
作者简介:郭大伟(1989 年12 月),男,汉族,张家口人,学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放射防护与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