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应用策略

作者

杨志明

身份证号码:410782198009120937

引言

水资源污染与短缺是现阶段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大约 50%的地下水和大部分河流受到污染,加剧了水短缺问题。在做好水污染控制的基础上,实行污水资源化与中水回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些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重大经济和生态价值。

1 膜生物反应技术的应用原理与优势

膜生物反应技术(MBR)是当前污水处理领域一项备受关注的创新技术,其通过将生物降解和膜分离技术高度融合,打破了传统工艺的瓶颈,实现了多方位的突破性进展。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生物反应和固液分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将有机污染物质转化,但产生的剩余污泥若不经高效分离,将严重影响出水水质。而膜生物反应技术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一难题,利用膜组件的精细过滤作用,彻底分离出生物污泥,确保出水达标排放。与此同时,膜单元的引入也为生物反应环节带来了优化。由于污泥得以高效拦截,反应器内生物量可维持在较高水平,大幅提升了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另外,部分难降解的溶解性污染物也可被膜截留在系统内,为微生物提供更充足的底物,促进彻底矿化分解。膜生物反应技术集成了生物降解和膜分离两大环节的优势,实现了协同增效。不仅出水水质有了根本改善,而且在能耗、污泥减量等方面也有卓越表现。

2 膜生物反应技术适用条件与限制因素

膜生物反应技术广泛适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一些高污染负荷的特殊污水处理,能够满足严格的出水水质要求,如回用水和直接排放水的标准。然而,其运行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水温、污染物浓度、污泥负荷和膜污染等。低温条件可能导致微生物活性下降,从而影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而高浓度有机物或污染负荷则可能加剧膜污染问题。膜组件的使用寿命、清洗频率和成本也是限制MBR 广泛推广的重要因素,需要针对具体污水类型和处理目标进行优化设计。膜生物反应技术对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如 COD、氨氮、总磷等)具有极高的去除效率,可有效改善出水水质,达到高级处理的标准。膜组件高效分离能力可除去水中悬浮物、胶体和病原微生物等,显著提高了出水透明度和卫生安全性。MBR 出水溶解氧含量较多,生态环境友好。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较,MBR 明显降低污染物排放,有利于水资源回用,提高环境效益,从而对水质优化具有重要影响。

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主要应用策略

3.1 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应用策略

(1)此种工艺分上向流与下向流两种模式,具体应用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但就目前的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工作来看,其中的下向流工艺模式比较常用。在此种工艺模式下,工作人员可通过进水与水汽逆向的工艺路线,使填料表面形成一层完整的微生物膜。当污水进入滤池底部时,填料会将其中的有机物吸附到生物膜上,并使其在有氧条件下快速被微生物降解。(2)对于此种技术条件下的填料,可供选择的材料主要有活性炭、石英砂、焦炭和陶粒等,以满足实际处理时的有机物吸附与微生物生长需求。(3)因该技术对于进水中的悬浮物具有较高要求,所以对于流入其中的污水,需通过水解酸化池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其中的悬浮物含量,确保其污水处理效果。(4)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中的溶解氧水平进行适当调控,通常情况下,其溶解氧水平应控制在 2\~3mg/L 之间,以实现好氧反应条件的合理创造。(5)为确保其污水处理效果,工作人员可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以保障曝气生物滤池的高效、稳定运行。经上述措施的合理应用,便可充分发挥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应用优势,对环境工程污水做到有效的净化处理。

3.2 动态内循环反应技术的应用策略

(1)根据此项技术基本原理与实际的污水处理工作需求等,选取适当数量和大小的超滤膜,将其用作该工艺中的动态膜材料,并引入所需微生物,按设计要求完成动态膜设置工作。(2)将循环泵或搅拌装置作为依托,使进入反应器的污水能够在其中循环流动,以实现流体力学作用的充分发挥,并将足够的空气引入反应器内部,为后续有机物降解提供有氧环境。在此过程中,反应器中的污水便会不断地与生物膜充分接触,并在循环流动作用下快速地将其中的氮、磷和有机物等传递到生物膜表面,从而达到高效的生物降解作用。(3)具体应用中,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动态膜材料的实际情况,及时通过高压水做好清洗处理工作,将膜表面上附着的杂质和污垢清除,以确保其运行效率和污水处理效果。经上述措施的合理应用,便可使动态内循环反应技术获得良好应用,以实现环境工程污水的高质、高效处理。

3.3 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技术的应用策略

(1)根据实际情况将合理的滤料或填料引入处理设备内部,包括活性炭、石英砂、生物陶土、纤维球、陶粒、球形悬浮填料以及组合型填料等,从而为微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附着与生长环境。(2)为确保该设备内部的微生物活性,提升其污水处理中的氧化降解效果,具体应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氧气通入或设置搅拌设备的方式来保障其中的氧气供应量,通过气液界面将氧气传递至微生物膜表面从而为微生物生长发育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有机物降解创造有氧条件。(3)为确保待处理污水和微生物膜之间的接触效果,技术人员可通过通气或搅拌等方式来实施污水混合处理,并使其充分接触到反应器内的生物膜,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被膜上附着生长的微生物有效分解,以合理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经上述策略的合理应用,方可充分发挥生物接触氧化反应技术的污水处理作用,使得环境工程中的污水得到科学处理。

3.4EGSB-MBR 反应技术的应用策略

(1)将特殊颗粒形式的生物载体填充到 EGSB 反应器内部,包括活性炭、石英砂和无烟煤等,从而形成一个可供厌氧菌附着和生长的活性污泥床。(2)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先让污水从底部进入该反应器,以穿过其底部均匀分布的活性污泥床,通过其表面上的厌氧菌对其中的有机物实施生物降解和转化处理。(3)对于活性污泥床处理后的污水,在经过初级沉淀处理后,可允许其进入MBR 反应器,通过其中的微生物膜将污水里剩余的有机物与悬浮物降解、去除。在此项膜生物反应技术支持下,污水中的有机物可在厌氧条件下得到有效处理,而其中的其他颗粒物和杂质等也将在微孔膜过滤作用下被有效滤除,从而达到良好的污水水质净化效果。

结束语

整体来看,MBR 技术在水质优化、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聚焦于降低运行成本与提升系统稳定性,为更大范围的推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晗.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运用[J].清洗世界,2024(09):97-99.

[2]郑锦江.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膜生物反应技术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4(15):19-21.

[3]潘卿.膜生物反应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J].清洗世界,2024(07):76-78.